先说一个著名的野马效应
吸血蝙蝠吸取野马的血为食,但所吸的血量极少,远不足以使野马死去,但野马受不了蝙蝠叮咬,于是狂奔不止,蝙蝠越叮越紧,最后野马在暴怒和狂奔之下死去。
现实生活中我们因芝麻小事而大动肝火,以致因别人的过失而伤害自己。很多时候,我们要想明白到底为了什么而生气和焦虑,不要因别人的过失而伤害自己。
小时候我肺不好,医生嘱咐,不能跑步。所以我最热爱的运动是骑自行车。
这个爱好,一直持续到上高中。
那时候,我每个周骑行,穿过两个镇子去上学,也算是很长距离的骑行。
虽然我爱好骑自行车,但依然不擅长跑步,跑不了两步就气喘吁吁,胸口痛到要死。
直到后来某天,我跑着追一辆公车,想着如果我能像骑自行车一样呼吸,是不是就没那么累呢?
于是我调整节奏,深吸一口气,再缓慢地吐出来。
跑了好远一段路,我追上了那辆车,坐进去,惊讶地发现自己一点也不累。
原来,骑了这么多年自行车,我早已练成跑步健将,只是自己一点也不知道。
只是对跑步的恐惧,让我每次在跑步的时候,紧张的都忍不住大口喘气,肺部严重超出负荷。
真正让我累到胸口痛的,不是跑步,而是跑步时的慌乱。
曾经看到这样一则新闻:
一支水上救援队,发现一具漂浮的“女尸”。
他们把“女尸”打捞上来,“女尸”竟然睁开眼睛,对他们说谢谢。
原来,这是一个不小心落水的女孩。
女孩不会游泳,周围又没什么人,所以她选择一动不动地飘在水面上,等待救援。
她漂了整整两天,终于获救。
看完新闻,我惊呆了,问身边擅长水性的朋友:“是不是每个人都能漂在水面上?”
“差不多吧,90%的人能够做到。”他说。
“具体要怎么做呢?”——我不会游泳,所以对这个问题特别感兴趣。
朋友告诉我:“你只要在落水之后憋住一口气,保持四肢伸展不动,身体就会慢慢漂浮起来,之后每隔一段时间,快速换气就可以了。”
听起来好像不难。
我问:“既然如此,为什么每年还有那么多人被淹死?”
朋友说:“因为本能。”
大部分不会游泳的落水者,都会因为本能而陷入慌乱,四肢扑腾,大声呼救,最后耗尽力气死亡。
能像新闻里那个女孩一样保持镇定的人,少之又少。
很多人说:“不要和烂事纠缠。”
然而经历过的人都知道,大部分想让你纠缠下去的,根本不是烂事,而是非常重要的事。
大部分让你情绪崩溃的,也不是烂事,而是关乎正义,关乎名誉,关乎生死存亡。
很多时候,你就像一脚踩进泥塘里,或者像一个不会游泳的人掉进水里。
所有的委屈和不公平,都无孔不入,令人窒息。
可是啊,你要知道,成年人的世界,不讲对错,只看结果。
当你大声争论对错的时候,和一个落水的人做无意义的呼救,没什么区别。
你很可能只是会多呛几口水。
所以,除了学会“不和烂事纠缠”,你还要学会,不和一切消耗你的事情纠缠。
在最委屈,最疲惫,最无奈的时候,做个深呼吸,保持镇定,保存体力。
学着用躺尸的姿态,熬过最艰苦的日子。
这可能会让你看起来没心没肺,但也是能让你笑到最后的唯一办法。
真的,落水的人那么多,却很少有人知道:
淹死一个人的,并不是水,而是你在水中自杀式的惊慌失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