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同年龄去读一本书总有不同的体会。第一次读余华的《活着》还是二十刚出头的学生,那会儿还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内心敏感脆弱的年纪,除了同情福贵悲惨的命运之外就抛诸脑后了。再过几年到自己参加工作了,苦闷彷徨,发现现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了,远在他乡,陌生的地方,亲朋好友都没有,前所未有的孤独感充斥在身边。于是把自己封锁在狭隘的小空间里,又重新看了一遍,福贵的命运多舛,至亲好友也皆不在,一把年纪一头老牛,还是这么活着。当时的心情可以说是五味陈杂,看完后竟然没有任何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心情,仿佛被抽掉了魂一样,可意外的开始收拾心情,认真面对现实,让自己审视当下的生活,去适应环境,而不是靠情绪去生活。
前天又开始看一遍,骨折至今,养伤的日子就是难捱,心里急切又无可奈何,最没有耐心的我也只能这么消磨时间,这时的我也成为了人家的老婆,妈妈。小说里福贵心疼家珍,心疼儿女的情节也让我多次泪目,想起自己也是为人母,更多的愧疚感油然而生。
文章里常提及老年福贵对日子的态度,坦然,通透。想通了,这个词多有意思,我常常无知,也缺乏生活人情里的常识,父母的教导特别是我母亲对我影响很深,她常让我看事物别太计较,别想太多,顺其自然,想开点。可是言传并没有身教。她常年累月的对人对事的计较,喋喋不休的抱怨,在外人面前的宽宏大量,造成如今她自身的痛苦。我也很想知道她到底有没有想通,到底有没有看开。
话题有点跑偏,再看一遍的感触,是对生活有一定了解后与文中语言思想的融合,生活对人来说是不断失去的过程,没有什么是恒久不变,所以当下是最好的,纠结过往得失也没有意义,展望未来也不必过多希冀。我不想过成我妈那样,谈论起来都是别人,没有自己。活得坦然些,我也曾经脑子放空在一片金黄色的稻田边,那是八月的傍晚,夕阳西下,一棵老树旁,被沟渠分割的一块块的稻田连成了一片,这样的景色一辈子都会在我脑海里,就像小说的结尾,福贵和另一条叫福贵的牛从田间小路远去,他们就是活着的,对生对死都通透。这样一想,瞬间美好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