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话很流行:不要让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时候,看着别人很努力,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自己也想像他们一样做个成功人士,于是看别人的计划,励志文,然后给自己制定一堆的计划,目标。
叮嘱自己要严格按照计划及清单执行。但是很多人最多也就坚持三天,到后面就不了了之了。
这些人看似勤奋,但却一直无法获得相应的回报,原因到底是什么?
第一种:陷入“假努力”的陷阱
之前公司里有位程序员名叫小周,他的工作就是编写代码。然而,他的工作效率并不高,他总是花很多时间在一些最容易完成的任务上。
而对于一些更复杂的任务,他却总是推延。同事们跟领导都纷纷开始质疑他的能力。
在一次团队会议中,经理也对他提出了批评。他说:“我看到你总是在做一些最简单的任务,而对于更复杂的任务,你却总是推延。
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你应该把时间用在更有价值的事情上。”
小周每天工作不仅看起来忙碌,但却没有实质性的成果。如果一个人只是在做最容易的事情,而忽视了更重要的任务,那么他就可能陷入“假努力”的陷阱。
在工作中,我们应该合理分配时间,既要完成最容易的任务,也要挑战更难的任务,这样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取得实质性的成就。
第二种:一直处于准备的状态。
当我们要去做一件重要的事情时,总是习惯于强调自己还没有准备好,还没有想清楚,还在做一些前期的调研和收集资料的过程,却很少真正推进这件事情的进展。
之前有位篮球运动员叫小明,他一直梦想成为一名职业篮球运动员。他从小就热爱篮球,每天都会花很多时间练习投篮和运球等技巧。
然而,小明的篮球生涯并没有像他想象的那样顺利。他参加了许多比赛,但总是在预赛中被淘汰。
他感到非常沮丧,因为他觉得自己已经尽力了,但还是无法进入决赛。
小明开始怀疑自己,他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适合打篮球。他决定放弃,转而寻找其他的职业道路。
然而,他始终没有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所以他一直处于准备的状态,等待着机会的到来。
几年后,小明的朋友邀请他去看一场篮球比赛。他看到了一位年轻的篮球运动员,他在场上表现出色,不仅技术娴熟,而且非常自信和果断。
小明被这个运动员的表现深深吸引了,他开始重新考虑自己的篮球生涯。
然而,当小明再次尝试进入职业篮球队时,他发现自己已经错过了机会。那个年轻的运动员已经成为了一名职业球员,而其他的位置已经被其他人占据了。小明感到非常失落,他觉得自己已经失去了最好的机会。
一直处于准备的状态小明就这样错失了机会。虽然准备是非常重要的,但如果我们一直处于准备的状态,而不采取实际行动,那么我们可能会失去一些机会。
我们应该在准备的同时,也要积极地寻找机会,并勇敢地抓住它们。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取得成功。
第三种:只负责交作业,不对反馈结果。
有些人在工作中,只是为了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从而忽视了反馈结果。
凡是都以完成为标准,不管作业质量的好坏人,在工作中也会缺乏效率跟质量。
因为不沟通,不思考,长期只知道埋头苦干,特别容易陷入假勤奋中。
第四种:只学习,不行动。
就像我自己想做读书博主一样,在开始之前都会买很多的书籍,天天就知道输入,而忘记输出。
所以每次读完一本书时都不知道去思考,去记录,把书中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知识。
我之前在电脑中下载了很多学习资料,囤过很多书,收藏了很多干货,也花钱报了培训班,但是却不去消化和吸收。
看着每天都挺忙碌,时间不够用的样子,实际上只不过是满足于自己制造的学习错觉。
第五种:只知道埋头苦干,不懂求助。
之前公司有位年轻人叫做小李,他是一名软件工程师。他非常勤奋,每天都在办公室里工作很长时间,不断地编写代码,解决问题。
同事们都非常钦佩他的工作态度和努力精神,但他们也发现了一个问题:小李很少向他们求助,也很少与其他人讨论问题。
他总是独自解决问题,即使有些问题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他也会坚持下去。
有一次,公司接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
小李被分配到了一个非常复杂的模块,他花了很多时间去研究这个模块,但仍然无法解决其中的一些问题。
这时,小李的同事们主动来帮助他。他们向他提供了一些解决方案,并与他一起讨论问题。
最终,他们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项目。
小李这才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都属于“孤军奋战”。他没有意识到,与其他同事合作和交流可以让他更快地解决问题,也可以让他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END·
勤奋不是做给别人看的,也不是用来欺骗和感动自己的。勤奋是用来缩短我们与目标之间的距离,帮助我们更快地达成目标的通道。
老板雇佣你在他公司工作,要的是真效果,而不是你的伪勤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