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搭建框架有无必要
首先,想跟大家讨论下写文章需不需要搭建起框架?
我觉得这得取决于你的本意,如果只是单纯想抒发自己情绪、感想,那么大可不必如此讲究。
但倘若是要写给别人看的,那么建立一个完整的结构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在工作中,你要写一份总结给老板,假想只顾长篇大论,想到哪里写到哪里,老板还会不会看下去?相反,如果安排好报告的框架,这样一来不但清晰明了,还能节省你们之间的沟通成本。
写作可以看作是一种沟通,特殊之处在于它是单向的,是一方说,另一方听。因此二者之间需要建立起合适的沟通方式,而搭建框架能够使得读者在较短时间内了解你大致想传递的信息?是不是合自己的胃口?然后再考虑要不要继续读下去,这其实是在节省读者的时间。
二、如何搭建框架
1、确立写作主题
确定主题即明确自己的写作方向,这是写作的第一步。
2、根据你对主题的理解列出提纲
1)思考方向
我们要列出文章要写哪些些部分,以及每一步写什么。以下是作者所提供的一些思考方向:
(1)问题——发生了什么事情/新闻?有什么痛点/需求?(2)是什么——这是一个怎样的人/事/观点/方法/概念等。(3)为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这件事?为什么要讲这件事?这个观点为什么是这样的?你可以用哪些概念、道理、观点、事例去解释它?是进行正面论证,还是进行反面论证?(4)怎么做——你可以写如何做一件事;如何使用一个概念;给出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5)分解——把一个整体拆分成很多部分。(6)并列——当你论证一个观点时,你可以找同一个层级但不同维度的案例进行并列论证。(7)递进——时间的递进、空间的递进、程度的递进等。(8)关联——这件事和其他哪些事有联系?这个人和其他哪些人有联系?这个概念和其他哪些概念有联系?(9)过程——一件事是怎么发展的?(10)转折——一件事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意料之外的改变?(11)对比——两个人的对比、两件事的对比、两个观点的对比、不同时间的对比等。(12)结果——一件事的结局是怎样的?(13)反思——从一件事、一个人、一个新观点中反观自己,你得到了什么。(14)意义——这件事的发生带来了哪些价值?去做一件事有什么价值?学会并正确使用一个概念、观点、方法会得到什么价值?
(PS:这只是作者从自媒体写作的角度来总结出的思考方向,你需要做到灵活变通,不必要全部列出,你也可参照着列出适合其他场景的思路,比如应用在写报告,写反思日记,工作总结)
2)、写作结构(待补充)
3、搜索素材,根据素材补充、完善提纲
在列出一个大概的提纲之后,就要开始在多个渠道、用多个关键词搜索素材了。毕竟光靠个人的经历、想法来支撑自己的观点有时可能过于片面、有限,因此你大可放掉戒备之心,多听取外界的声音,甚至是那些相反的观点,看看有无道理。你不能为了刻意佐证自己的观点而只关注那些支持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