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为了有力说明一个道理,准确的数据无疑是最好的武器,然而太多的数据便无异于毒药,它们会让你的文章变得平淡乏味。
先来感受一下以下两个例子:
修改前:花费在“多余问题”研究上的经费被“无关紧要事务部”由1983年财政年度的8.47亿美元增长到今年的12.6亿美元,增幅达到49%。
先停一下,花几秒中思考一下这句话到底要表达什么。(我猜大部分人不会真的停下来思考,他们根本不想真的理解作者真正想表达什么,因为这样“很麻烦”。)
修改后:在过去一个财年里,“无关紧要事务部”加大了对“多余问题”的研究力度,研究经费增加了将近一半,达到12.6亿美元。
仔细对比前后,很容易发现,所谓的“修改后”其实就是对原句的“翻译”,用“人话”把事情表达清楚了,几乎不费劲就领悟了作者的意图。
仔细观察,作者把具体抽象的数据形象地转化容易被理解的表达,比如49%,其实想表达的意思就是接近一半,那就可以直接说“接近一半”,又比如,从2增长到100,其实就是像表达增长速度快,那就直接说“增长迅速,达到了10。”
原本可以简单表达的意思,却要绕几个弯,读者可没有那么大的耐心。像这样过于迷恋数据的作者大有人在,究其原因,是他们不够自信,总是觉得只有借助具体的数据才能够说服别人,但其实完全可以由他自己把结论告诉大家。
直接列数据自然是没有毛病的,但为什么稍微花点心思“装饰”一下呢,毕竟这样技巧是很容易习得的,读者也会满怀感激之情读完的。
数据处理的小窍门:
1、用比率来代替庞大的数据。
修改前:“目前,全世界每天因饥饿死亡的人达24万。”
修改后:“目前,全世界每4秒就有一个人因为饿饥而死亡。”
“每4秒”就有一个人在你身边倒下,可以想象情势有多么严峻,而“死亡达24万”的表达,我们很难想象饥饿给人类带来的伤害到底有大。
各种的原理是:数字越小,越容易被记住,二数字越大,就越抽象。
于是我们便可以理解“凡事说三点”这样的说话技巧的由来了。
2、形象化。
一开头的例子,就是使用了【形象化】的技巧,尽量直接明了的说明某个具体的数据表达的意思。
“320万元”就比“3211423元”更简单;“增长幅度超过了三分之一”就比“增长了31.8%”更明了;“几乎翻番”完全可以替代“增长了98%”,这样做读者一定会很开心的,因为他们轻而易举的记住了。
3、提供一个参照对象。
修改前“最近两年的土豆丰收,足足有27万斤。”
修改后“农场上土豆已经堆积成山了,这都是最近两年丰收的土豆,足足有27万斤,足够全中国人民吃上两个星期的土豆。”
我想应该没有谁能比得上一个吃了两个星期土豆的人更能体会土豆之多了,这里作者用的是“将心比心”法,把数字所造成的后果和感受呈现出来,做一个补充说明。
修改前:森林大火烧毁超过500平方公里的植被
修改后:森林大火烧毁的面积相当于3个深圳市
深圳市民很快能通过深圳市的大小联想到烧毁的面积到底有多大,可说是秒懂。这里作者用的是“设置参考对象”法,还有一个例子:
吉化五年节水可供一座城
这句话的原文是“吉化在过去5年中通过淘汰赛落后装置和技术改造节约新鲜水1.43亿吨”,作者巧妙地把“1.43亿吨”转化为“可供应一座中等城市”。
修改前:“日产煤气54万立方米”
修改后:“投产后将使本市居民生活煤气化率达到90%左右”
作者将“54万立方米”进一步放大,延伸到了整个城市,这就与读者接近了,同样的还有:
“每家换一个坐便器,每月可节水4.9亿吨”
把原本比较小的数字,进一步扩大,乘上数倍甚至数亿倍。但是这个要慎用,毕竟已经远离了严谨的严谨的范畴了。
总结:
一、过多的数据有三大坏处:
1、过多的数据设置了一堵困难重重碍
2、过多的数据会让文章平淡乏味
3、过多的数据会让减弱明意的强度
二、运用数据的小窍门
1、用比率来代替庞大的数据。
2、形象化。
3、提供一个参照对象。
三、所有小乔木的总原则
多些形象,少些抽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