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2017年,五年后是2022年。
人类的历史发展速度不是线性的,而是指数性的,越往后越快。
前阵看了一本书的分享,五年后什么最好卖,作者韩冰,结合目前我秉承的思维上活在未来(活在未来是笑来老师讲的一个概念)的思想原则,记录下。
对于消费,零售,投资趋势的思考。
第一个问题:现在我们为什么(不)买?
源于对购买成本的重新计算,在购买过程中,我们支付的现金形式的成本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了,是时候考虑一下我们的物理成本和心理成本了。
物理成本。近10年来电商的高速发展,让所有人的购买欲望得到了迅速地满足,中国人可以快捷地买到世界上任何想买的商品。现在不是没有钱,而是没有位置了。
心理成本。这是一个尚未科学化的测量方法,但却是真实存在的成本项。对于扔东西的抵触,一件东西,一段历史,心理上的价值远大于表面上那一点的使用价值。二手平台近两年的高速发展除了提高社会整体效率以外,或许心理需求的满足上也提供了很大的价值。
如果购买一件商品的成本结构发生了改变,那么零售的业态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呢,如果别人免费送给你一件价值1万元的商品,体积1立方厘米,要不要,体积1立方分米,要不要,体积1立方米,你要不要,以此类推,总会有一个临界点你会选择不要,这个临界点就是你对商品空间成本的心理定价。白给的东西宁愿不要,因为它的价值小于我为保有它所支付的成本。
引申一下,将来可能会出现,一件商品的租金接近甚至超过了它的售价,因为出租的一方承担了存储这件商品的成本,还降低了用户为了丢弃另一件商品的心理成本。清楚这一点,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共享经济,也许是非常理性的成本收益考量。
那么如果连免费的都可能没人要,那么还有什么可以吸引消费者呢。下一个问题中讨论。
第二个问题:什么值得买?
理论上,性价比高的东西值得买,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性价比逻辑失灵的场景比比皆是。比如奢侈品,在奢侈品的不同品牌之间无法衡量性价比。性价比=性/价格,价格可量化,而不同品牌奢侈品无论从设计,材质,工艺,产地,历史各个维度都存在差异性,在性的方面缺乏比较的基础,只能做单一品类内部的比较。
那么大众消费品呢,其实也很难比较,它的性更接近于消费者的使用体验,是一种心理感受。
那么心理感受如何测量呢,韦伯费希纳定律指出,在中等强度的刺激中,刺激量按几何级增长,而感觉量则按数学级增长。这种研究身心或心物之间函数关系的科学,被称为心理物理学。
所以当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以上后,单纯的收入增加已经越来越难以提升幸福感。
在商业零售中,可以用同样的原理来比较相近品牌商品的心理感受与物理刺激的对应关系。追求高性价比之路存在一个天然的天花板。
性能过剩,它的存在让性价比产生了冗余,而不再重要。科技产品发展到一定阶段,大家不再比拼性能,而开始走情怀和个性化路线,另一个是更低价格进行替代,对于低端市场,只对价格更敏感。
那么对于消费者来说,我们买的究竟是什么呢,在最后一个问题中讨论。
第三个问题:买的是什么?
上一个问题中,是否未来性价比就不存在了呢,作者认为恰恰相反,未来的零售业态中,性价比会真正发挥作用。
未来零售业品牌分布的设想-一种新的锯齿形结构。
处在锯齿底部的是占据了所有消费品市场绝大多数比重的刚需类商品,包括耐用消费品,很大一部分快消品,还有许多IT产品,它们的特点是极致性价比。
处在锯齿顶部的是数量众多,各种维度划分出的极致个性,极致体验的小众品牌,价格不是区分这些品牌的唯一指标,甚至不是主要指标。每一个品牌通过独特的渠道,打法,定位,调性,锁定少则几千,多则几百万忠实用户,为这些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结构,源于这样一种判断,我们现在处于一个从稀缺性经济时代转变为富饶经济时代的时期,是一个互联网极大丰富的时期。在这两股大潮的共同影响下,旧有的消费结构,消费观念都会受到极大挑战。当购买力,产品,渠道,信息都不再是限制我们的购买的主要因素时,什么会限制我们的购买行为呢,除了物理空间外,最大的限制就是我们人类自身。确切地说,是受制于我们从远古时代开始就没有大幅度进化过的大脑。
对于小玩家,新玩家来说,机会在锯齿结构的上端,在这里,有一个可以参考的重要指标,用来判断自己能否有更大的几率存活下来,就是能否占用大脑的系统二更长的时间,更多的带宽,让它将更多的注意力分配给自己,这需要在不造成系统二过载的前提下尽可能长时间地吸引住它,这意味着需要更大的信息量。
衡量信息量,借用信息论里的信息熵的概念,它和热力学里的熵增是相反的,在一个封闭的信息系统里,信息的增加意味着确定性的增加,也就是在一个封闭的系统里,信息越来越多,就越来越有序。而想要维持更高的信息量,则需要给这个封闭的系统增加新的信息。
对于新的玩家来说,从信息论的角度去理解品牌,理解零售,或许可以找到批量化创造新的高附加值,高粘性品牌的方法。商品在物理属性以外所含的信息熵足够大,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付出的溢价更多地是在为这部分付费,已经和原本的商品生产成本,流通成本,营销成本的关系不大了。
进一步延伸的话,从某种角度来说,零售业和服务业的界限逐步模糊,因为服务卖的是体验,体验归根结底是我们人类大脑接收到的一系列信息,如果零售业的主要利润来源也是这部分大脑对额外信息的有偿支付,那么零售和服务又有多大的区别呢。
不管怎样,能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创造更高信息熵的人,无论在零售业还是服务业都会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