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儿童节临近,想做一组关于儿童的古诗词赏析,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发现了这组诗中的特殊的儿童形象,那就是——牧童。古代的诗人们从牧童身上看到了什么?是早已远去的无忧无虑的童年,是远离官场争斗的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还是那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无所畏惧的勇气?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品读
全诗纯用白描手法,描绘了小牧童充满童趣的生活片断,抓住小牧童一刹那间的表现,刻画了他活泼、自在和天真无邪的形象。
小牧童高坐牛背,大声地唱着歌,他天真活泼、悠然自得,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之中,简直不知道世间还有“忧愁”二字。忽然,他闭上嘴巴,停了下来,眼睛专注地望着树上。怎么回事啊?原来,他发现树上有只蝉,想要抓住它。
“忽然”一词,把牧童发现树上鸣蝉时的惊喜心情和机警性格栩栩如生地表现了出来,小牧童闭口注目鸣蝉的瞬间神态写得韵味十足。
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贪玩机警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遐想。
牧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品读
这首诗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草地、笛声、晚风、明月,牧童,诗中有景、有情,有人、有声,这生动的一幕,写出了农家田园生活的恬静,使读者的心灵感到安宁。
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葱茏。一个“铺”字,表现出草的茂盛,给人一种平缓舒服的感觉。侧耳倾听,晚风中传来牧笛声声。着一“弄”字,把风中笛声的时断时续、悠扬飘逸传达出来了,同时反映出晚归的牧童劳作一天后轻松闲适的心境。未见牧童,先闻其声,让人兴起无限美好的想象。这里的“六七里”和“三四声”不是确数,只是为了突出原野的广阔和乡村傍晚的静寂。接下来,诗人笔锋一转,开始直接描写牧童。牧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他以地为床,以天为帐,饥来即食,困来即眠,真是无牵无挂,自由自在啊!
诗人没有描写牧童躺下做什么,牧童可能是想舒展下身子,也可能是欣赏月色。诗人似乎只是把他之所见如实地写了下来,却有无限的想象空间,让读者感受到了牧童心灵的无羁无绊,自然放松。
牧童词
唐·李涉
朝牧牛,牧牛下江曲。
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
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品读
这是一首牧童唱的歌。诗人用生动的笔触,以简洁传神的白描手法,勾勒了一幅“山中牧童图”。那清新、活泼,近乎口语化的语言,更使全诗洋溢着一股浓郁的生活气息。
起首二句写了牧童早出晚归的行踪。早上,牧童赶着牛沿着弯曲的江水去放牧;晚上,牧童归来时摸黑走过山村的沟谷。四个“牧牛”的重叠,形成一种民歌的节奏和韵味,同时表现了早晚放牧、日日放牧的牧童生活。
在春天的细雨中,牧童披着蓑衣走过小树林。“细”字,准确地抓了春雨的特征。“卧吹”二字,使人分明想见仰卧在莎草中牧童天真快乐的模样。悠扬的笛声,又使人体会到山谷中的清幽。“莎草绿”照应了前面的“春雨细”,使人感到一切是那样和谐、清新和充满生机。最后二句是牧童正面形象的特写。顽皮的牧童把蓬蒿插在腰间当作箭,想象着自己成了一位威风凛凛的武士。“不怕猛虎欺黄犊”更是一语点出牧童勇敢无畏的性格。
牧童诗
宋·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品读
与其他描写牧童的诗相比,这是一首饶有理趣,借题发挥的警世诗。诗的前两句描写牧童自在自得的神情。牧童骑着牛儿,从前村慢慢走过;他吹着笛儿,笛声在田间随风飘扬。“骑牛”与“吹笛”,生动地描摹出牧童洒脱、悠闲的心情:同时,诗人把牧童放在“村”与“岸”的背景上,使画面境界外阔,显得“野”味浓郁。
诗的后两句即事论理,将逐利争名、机关算尽的“长安名利客”与悠然自得的牧童相比。有多少在官场上费尽心机争名逐利的庸人,其实远不如牧童活得自在快乐啊!在一贬一褒之中,表露出诗人清高自赏、不与俗流合污的心态。
诗中悠闲自得,吹笛牛背,早出晚归,不愁食衣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正是诗人所向往的。
本文封面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