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层叠叠灌黄汤,尤似鸟巢卵破浆。展现人前如亮镜,平凡美食确无双。
——“粤点泰斗”何世晃
想必你们都知道了吧,我昨天做了一次蛋挞。
然后我今天又做了一次。
说做其实也不算做,因为基本步骤是这样:
一,将烤箱上下预热。
二,将淘宝买来的蛋挞皮(带锡纸托)解冻,按个人喜好添加红豆啦、水果啦、葡萄干啦之类的。
三,将淘宝买来的蛋挞液倒入蛋挞皮中(注意不要倒满)。
四,将整装待发的蛋挞放入淘宝买来的烤箱中,上下火220度,等待20-25分钟(一定要暗中观察!)
五,等待的过程中泡一杯红茶(咖啡其实也可以)哦。
六,叮~~!搞定!开吃!
蛋挞,台湾人叫“蛋塔“,名字来自tart(果馅饼)的谐音。据说是英国人发明的,Laura Mason在《Traditional Foods of Britain》提出,早在中世纪,英国人已利用奶品、糖、蛋及不同香料,制作类似蛋挞的食品。这种点心在2-世纪初传入广州后,聪明的中国师傅们结合中式炖蛋的理念和做法,用中国传统中“食不厌精”的精神改良了西式蛋挞,从而成就了这道世界甜点的“中国味道”。
下面,是知识点了!
按照挞皮的不同,蛋挞分为酥皮蛋挞和牛油蛋挞。
酥皮蛋挞呢,顾名思义一个“酥”字,外表层峦叠嶂,咬一口就掉渣。正因为做这种蛋挞的工序十分繁琐,所以那个时候酒店的师傅将这种甜点作为考题,只有勤快的学生才有资格学做酥皮蛋挞,像我这种懒懒的只能被发配去做牛油蛋挞了。
牛油蛋挞呢,吃起来就像今天的曲奇饼干。挞皮由油皮(猪油、牛油、奶粉、面粉制作)和水皮(水、糖、鸡蛋、面粉)混合而成,由于水油不相容,所以生发出这种浓郁的油滑口感,吃这个千万不要再搭配奶茶了,太腻。
按照挞心的不同,蛋挞分为葡式蛋挞和广(港)式蛋挞。
葡式蛋挞(Pastéis de Belém)呢,传说是修道院的修女们闲来无事发明的。挞皮多为酥皮,挞液用鸡蛋、乳脂奶油、牛奶、白糖,因为加入焦糖所以烤出来会有斑驳的深色表面。
港式蛋挞呢,挞皮用牛油,挞液用水+糖(煮糖水),鸡蛋(就像甜的炖蛋),类似于中式点心酥的做法。由于港式的蛋挞水里没有加奶油,所以,烤出来后不像葡式那样表面上有棕黑色的斑块。
不知道我说的是否清楚明白呢?下面是小调查时间!这个图可是我呕心沥血地做的!
白了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