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吧越来越少,药店越来越多,是我对家乡近几年变化的概括。整个东北都在衰败,但是好像我的家乡衰败的更加肉眼可见。
这个地方叫朗乡,是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市下的一个林业局。曾经这里靠山吃山,因为这里有可观的森林资源。
我小时候见过车门上喷了号码的运材车拉着圆木川流不息,而到今天已经封山育林好多年了。和其他所有资源型的城市一样,资源的殆尽就是衰败的序幕。各种和木材资源相关的公司相继倒闭的时候我好像还在上小学。
曾经木头堆成小山储木场被废弃,空出的大片地方近几年已经用来发展旅游业了,对于这种类似于北京798,或者德国鲁尔区的模式在这里能不能行得通,我不知道,也不抱希望。
过年回家和老朋友聚会时得知朗乡的高中已经不招生了。但是我上初中时,不少高中生总是喜欢来两个初中的校门口前帮着指点江湖。两个初中之间古惑仔的故事也玩的风生水起。但是短短几年,高中倒闭,两个初中合为一所。这里的学生越来越少了。
空下的高中教学楼已经变成了老年大学。曾经半圆河畔夏季的晚会上认真表演的初中生大多都已经上了大学或者已经工作,老年大学的爷爷奶奶们在各种文艺活动上戏份渐重。
的确,这里已经少有年轻人了。这里长大的孩子大都是在上了高中之后第一次的离开了家,然后是大学,再然后步入社会。一步一步往前走,也一步一步离家越来越远。
就算我们真的想回家,我们能干什么呢?花几十万拖朋友找关系买个体制内的工作?还是去饭店旅店当个服务生?再或者在这个经济不景气的地方开个小店做自己的老板?
在我家乡有山里山外的说法,山里是指在林区里的我的家乡,山外则指黑龙江省内,但是伊春市以外的以农耕为主的平原地区。
我小时候认识的很多在朗乡安家长辈都是从山外来的,因为那时候山里富庶。去年大伯家姐姐嫁到山外,我们去参加婚礼,爸爸感慨之前都是山外姑娘嫁到山里,现在则相反。
其实并不代表所谓山外发展的多好,毕竟整个东北都在拖全国的后腿,只是相对于我们那儿,山外显得不那么捉襟见肘。
去年十一,家乡旁边的依兰县通了高铁,一直到佳木斯市。也因此另一条通往佳木斯线路上的火车少了一大半,而朗乡就在这条线上。
家乡人有时候还欣喜的讨论什么时候伊春市会通高铁,我们说不定也能沾光。但是冷静下来其实大家也都清楚,多山人少的地方,修高铁造价无疑会更大,而且后期的收益也无法保证,所以这里几乎是不会有高铁了。这事说起来多少有些无奈,这让我有一种被遗忘的感觉。
其实家乡的人口流失并不是在我们这一代才开始,我们的父辈在他们尚可被称为青年人的时候,就已经有不少人背井离乡。
他们走入了山海关,就像父辈的父辈当年走出这道关一样。
他们走到彩云之南的丽江古城,走进首都或者首都边的廊坊,他们走入青岛市黄岛区,还有人们最津津乐道的三亚市。而当年没有走出去的人,现在该他们的孩子来承受背井离乡的苦楚了。
作为一个东北人,在东北口碑不好的今天,我在所谓的外地人面前也从来都没有自卑过,我知道哪都有品行不端的人,而东北在这样的问题上更有话题性。但是我真的羡慕过。我羡慕其他地方的人可以不用背井离乡,我羡慕他们一年之中大半的时间都可以陪在父母身边。
面对这样的家乡,我不禁想问,这片土地的下一个发展的机遇在哪?我们这一代人还要等多少年?那时候我们的父母能否健在?我们能否离开家乡之后又满怀希望的重踏故土......我们心里有太多的问号无人解答,我们只能适应和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