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第一批90后已经出家了,各种佛系乘客、佛系朋友圈、佛系恋爱、佛系健身、佛系带娃层出不穷,不争不抢,不求输赢,有也行没有也可以;“随缘点赞,都是爱的鼓励”,“‘结婚吧!’‘都行,看你’”,“跑步机上走一走,也能活到九十九”....
听说,第一批90后已经秃头了,据一则调查数据显示,在某零售平台购买植发、护发产品的人群中,90后竟占36.1%,差一点赶超80后的38.5%。双11某王洗发水卖出40万单...
还听说,第一批90后已经开始养生了,出门在外,上班下班,手里都会拎着个泡着枸杞的保温杯,“是的,第一批90后到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泡一杯枸杞”....隔着屏幕也能看到,那双握着保温杯在秋风里瑟瑟发抖的双手,还有内心的肿胀无常。
最小的一批90后已经18岁成年了,而最早一批已经开始奔三了。记得90后刚出道的时候,是被贴上叛逆、杀马特、个性、非主流的标签,而如今,秃头、中年危机、中年少女、丧文化、城市孤独症等等成了我们新的标签。
我们一直在被这个时代不断地定义,时代也被我们的身上的标签一次次地铭记,刷新着80、70甚至00的三观。这是一个互联网的时代,也是90后的时代,从网络的普及到现在的触手可及,我们一直是网络时代的主力军。日夜更替,潮起潮落,10多年过去,即便90后已奔向中年,依旧逃不过互联网的调侃。
有人说,作为一名90后,每天都活在英年早逝的恐惧里:今天脱发了吗、熬夜了吗、养生了吗?独特的“朋克式养生”:抽完一支烟吃一个含片,跑完夜店后去夜跑,来姨妈只吃红枣味雪糕,一边暴饮暴食一边吃健胃消食片,大哭之后给自己倒杯盐水....一边作死一边自救,敷最贵的面膜熬最长的夜。
有人说,这些都是是00后的一场阴谋,想方设法让90后被时代淘汰好上位,可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00后活到成年;也有人感叹,一直都是90后在话题中心,你没发现已经没有人谈论80后了...看到这些,90后表示微笑中透露着心酸。
可我作为第一批普通的90后,一直只是这些标签的旁观者,我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一名合格的90后。2013年大学毕业出来工作,一晃眼4年过去了,当别人都在养生出家的时候,我却还在职业的十字路口踌躇不前,为职业的发展方向一筹莫展。
曾经好好学习认真读书,没有叛逆没有杀马特的我,如今也没有中年危机没有空巢青年。人生是一个冷笑话,师范毕业遗憾没有从事教师工作,流水线、业务、审查等等,最后在互联网的浪潮中催生的一轮职业中摸爬滚打,匍匐前行。
工作日朝九晚六,周末约会小聚,节假日三五一群周边旅行。每天谈房谈车聊金融,虽然从未买得起过,所有事情都计较简单方便,却又对自己喜欢的事情一丝不苟,上班有工作的烦恼,下班有家庭的烦恼,却从不希望两者有任何交集,只想在应该的环境做完该做的事。回不了的过去,常常会念及提起,到不了的未来,也从未有太多奢望;自始至终保留着那份自我的个性,只是被生活磨的不再锋芒毕露了。
在我觉得,这才是一名90后的众生相,只是太过平凡而不曾被提及,却是我们最常看见听到的生活习性。而那些梗,在我觉得,只是个体被无限放大后正中少数群体,又或是广告的炒作借势,互联网时代真亦假假亦真,谁能说得清道得明。
试问自己身边有多少90后出家了,又有多少天天保温杯泡枸杞,看看每天早高峰晚高峰走在斑马线公交地铁,塞着耳机挎着背包踩着运动鞋的年轻人,或是清爽自然的短平头,或是长发飘飘齐眉刘海,一副不拘一格的成熟和年轻气盛的彬彬有礼,让整个城市都充满了活力。
我是第一批普普通通的90后,我为90后打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