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不敢将我写的字称为文章,总是称作文字。因为我仅仅是一个爱写字的人,也仅仅是一个为自己而写字的人。
喜欢写字源于高中时代。我清楚地记得小学时,我的语言匮乏,文字水平极为有限。
记得那时,老师布置的作文题常常是《记一件好人好事》,或者是《某某一日游》,字数要求是二百字以上。我便一边数着字数,一边挤出几句贫瘠的语言,最后更是硬生生地加一些“的、地、得”去凑字数。
还记得那时有位叫崔春华的同学,作文总是写得特别好。至今我都记得,她将小桥形容为“如一道彩虹挂在小河上边”。
那时我惊讶于她怎么会有这么美丽的想象,因此常常会恳求她借两句这样的描写让我可以用在自己的作文里。
人生的第一套书
初中时,我用攒下的零花钱买下了自己的第一套书——《上下五千年》。这是一套79年第一版、83年第六次印刷的书。每本书不到五角钱,但在那个年代,对我而言这套书已是巨款。
这套书一共多少册,我已经忘记了。现今只保留了前四册,随着我从少年到青年又到中年,从父母家到自己家,又从出租房到自己买的房,不知搬来搬去了多少次。如今它们依然立在我的书架上,虽然已经没有了阅读价值,但对于我而言却是我对读书的记忆。
也许正是从这套书开始,我渐渐地喜欢上了文字。
记得高三时我们换了语文老师,是一位个子小小的,面色总是苍白,看上去很羸弱的中年女教师,姓耿。是她激发了我写字的欲望。
她要求我们多写练笔,类似于随笔类的小文章,不限字数,但要生动,要贴近学生生活。她会很耐心地给每一个学生写评语。
记得那时我写了许多《课间十分钟》、《下课铃响后》、《考前十分钟》等等这样的小文章,她都给我写了大段的评语,对于我对人物细节的描写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正是这样的评语,让我对写字有了兴趣。也知道了只要是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无需辞藻华丽,朴实无华也是会打动人的。
因此在一次复杂记叙文的作文练习中,我以《母爱·母恨》为题描写了母女间的感情,得到了作文四十分的满分,并且被当作范文在班级里朗读。
这件事对我来讲是刻骨铭心的,影响也是深远的。并让如今看过我文字的人评价我的文字时,总是会说:文字朴实、情感真挚。
如今对于写字,我从未想过会成名成家,仅仅是我手写我心。因为在我的文字里,我是完全拥有话语权的人。不需迎合任何人,仅是自我情感的宣泄,不被认可无碍,若被喜爱便是意外的收获了。
遇见美篇 爱上简书
人常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在美篇上写字,是缘于去年的香蜜年会。秋荷在年会结束后即刻编辑了年会的美篇,让我第一次知道了美篇。
之后,辉太郎托我帮他整理他以往的游记,我便开始使用美篇。用美篇编辑出的游记,让辉太郎感到惊喜并深为感激。而我自此则一发而不可收地开始了写字。
与其说是我帮了辉太郎,不如说是他帮我开启了写字的征程,与其说他应该感激我的有心付出,不如说我更应该感激他的无心指引。
起初我写字也是用的美篇,而在今年二月底我又接触到了简书,就一下子爱上了它。不知不觉间,我在简书里已经写了八万多字,这是我之前从未敢想过的事。
我在简书里的文字曾被推荐到首页,阅读量过千;也曾被《声暖夜空》的公众号采用过数篇,并小有赞赏。这些都激励着我对写字的热爱与坚持。
也正因为对写字的坚持,让我重拾写日记的习惯。记得从小学到大学不知写过许多次日记,都是隆重开始,草草了事,那些日记本早已不见了踪迹。
如今我重新开始了写日记,并且已经坚持了一年半。在2017年的日记本里,从第一天到最后一天,满满地记录了三百六十五日,无一日缺席。即便外出旅游我也会带上日记本,在天南地北记下当天的日记。
如今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喜欢独处,写字就是独处的最好方式。在写字中与自己对话,审视自己的得失,鞭策自己前行。
在2018年的新年计划里,在简书中完成十万字将会是第一件计划之事。我想我终于找到了一件可以做到死的事——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