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了解的张爱玲

 

张爱玲

读张爱玲,就像看一部励志电影,她是一个拥有传奇人生的女子,还好我足够幸运能品读她不平凡的人生。

    张爱玲出生在不幸福的家庭中,可是谁都不能改变自己出生,她没有像杨绛先生有良好的家庭环境,她没有像林徽因遇到一个能帮助她的人,她没有像三毛有个爱她的父母,是的,她什么都没有,可是她并没有向命运低头,在改变不了的命运中,她没有选择怨天尤人,而是选择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在这过程中她爱上了读书,写作。通过写作来寄托她悲惨的命运,她的理想是超越一位很出名的作家,我忘记是谁了。

  由于父亲和母亲性格不合,父亲又娶了一个“恶毒”的后妈,张爱玲特别想逃离这个家,尤其是想出国留学。在她想象中,欧洲是一个宛如天堂般的存在,每当张爱玲疲惫的时候,她总能听到梦想的呼唤,强大的意志和不懈努力,张爱玲获得了伦敦大学入学考试的远东地区的第一名。但不幸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她的欧洲之旅未能成行。但她没有放弃,即使后面遇到再大的困难她都选择坚持自己的梦想。

  我们一生中会遇到很多挫折(在这过程中我们可能已经很努力了),甚至到了绝望的地步,而我们去面对这些可能会有消极的想法,甚至会想到用“死亡”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我觉得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有时候老天爷可能会不小心给你设一个挑战,所以我们无论在怎么绝望,也要好好照顾自己,继续前行,相信我,一切都会好的!

  看到张爱玲对待人生的态度,我想这就是伟人和普通人的不同,很多人经不住生活的考验,可只有经历之后才明白,苦难是上天的厚赐。

  说起张爱玲可能很多人都会想起她的二段刻苦铭心的爱情。一个是“低到尘埃”的爱情,一个是相濡以沫的爱情。

  看到张爱玲和胡兰成的爱情,明白了“低到尘埃的爱情”。我喜欢张爱玲为爱奋不顾身,但我不喜欢为爱低到尘埃里,女生千万不要完全地依赖一个人,因为这个人未必会陪你走完一生;也不要轻易地为一个人而改变自己,因为当他转身离开的时候,你再也找不回原来的那个你了,没有人可以永远地让你依靠,也没有人值得你为他改变得面目全非,坚定地做自己,做越来越好的自己,过自己的生活。当你把一个人的生活过得漂亮的时候,主动权就到了你的手里,不再是爱情选择你,而是你随心选择爱情了。

    张爱玲和迟暮之年的赖雅老人的爱情,虽然他们相差29岁,但因为拥有相似的人生,他们便成为最懂对方那个人,他们惺惺相惜,不离不弃,在赖雅老人生病时,张爱玲一直在他身边照顾他,直到他死去。他们一起度过了美好的11年。

  好像现在很多人在做一件事都会有个理由,没有也“非要”去找个理由,这里的理由有好的也有坏的,但我们大多数忽略了,在我们做一件事之前,让我们一直能坚持是“热爱”,因为热爱所以坚持。

  张爱玲喜爱读书,张爱玲是名副其实的红楼迷,她说“有人说过“三大恨事”,是“一恨鲥鱼刺多”,二恨海棠无香”,第三件记不得了,也许因为我下意识地觉得应当是“三恨《红楼梦》未完”。她第一次拿起这本书,是在七八岁的年纪,她读的津津有味,曹雪芹未完成整部《红楼梦》,喜枯燥的章节不是出自曹先生之手,她立志一定要研究透这本书,她在图书馆翻阅了很多资料和书籍,又经过深入地思考和领悟,才开始了自己慎重的旅程,开始了研究。

  她废寝忘食不停地研究《红楼梦》,过着一种与世隔绝的生活,她做这些不为名,不为利,只为热爱,即使再艰苦她也一直坚持着。

  这就是我所了解的张爱玲,她传奇的人生给我了很大启发,谢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