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

      明成祖夺得了皇位以后,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折磨着他,那就是皇宫大火扑灭以后,没有用找到建文帝的尸体。为了免得以后哪天突然蹦出来一个建文帝来夺权,他派出了心腹大臣去各地秘密访问建文帝的下落,但是这件事情不好公开宣布,就借口说是求仙问道。 

  后来,明成祖为了防止建文帝跑的太远去了海外,他决定建立一支队伍,出使海外。他身边有个跟随他很久的宦官郑和,是最合适的人选。

  郑和的家庭环境比较复杂,他父亲和叔叔曾经去过耶路撒冷朝拜过,后来由于叛乱原因,郑和同志荣幸地成为了一名宦官。

  1405年六月,郑和带了一支舰队出使西洋。那时候人们就叫西洋,就是我国南海以西的海和沿海地区。郑和带的人里面除了士兵和水手外,还有技术人员、翻译、医生,人数总共有2.7万人。他们从江苏太仓浏河出发,经过福建沿海,浩浩荡荡,扬帆南下。

  郑和第一出去国外,到了占城、爪哇、旧港、苏门答腊、满刺加、古里、锡兰等国家。他每到一个国家,就会先把明成祖的信递过去,并把带过去的礼物给他们,许多国家见郑和带了那么多的船队,态度还非常有好,都热情地接待他们。

  郑和这一次出使,一直到第三年九月才回来。西洋各国国王见郑和回国,也都派人带着礼物跟着他一起回访。各国的使者见了明成祖,送上了大批珍贵的礼物。明成祖见郑和把出使的任务完成得很出色,高兴得合不拢嘴。

  后来,明成祖也觉得没有必要去海外寻找建文帝,但是出使海外的事,既能提高中国的威望,又能促进与各国贸易往来,很有好处。所以从那以后,明成祖一次又一次派郑和带领船队下西洋。从1405年到1433年的将近30年里,郑和出海7次,先后一共到过印度洋沿海30多个国家。

    郑和第六次出使回国的同一年,明成祖得病死了。他的那个心腹大臣也把答案带给了朱棣。答案就是建文帝确实没有死,他活的好好的。只不过他也不会争皇位了,朱棣也放松了。郑和在第七次出使回来以后,大臣们觉得太花钱了,便把出使外行的事业停了下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