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朋友圈看到这样一条消息:
看到这样的宣传文案,很多奶爸宝妈是不是很想链接他呢?
关于辅导孩子作业,这一直都是个很火的话题,辅导过孩子作业的家长们一定都有不少的话要说。
前不久,著名相声演员岳远鹏发了一条微博,登上了微博热搜。仔细一看,原来是辅导女儿写作业到崩溃。
原来明星也逃不过辅导孩子作业的命运!关于辅导作业,网友们还编了一个段子:
关于辅导作业无非就是以下几种情形:妈妈辅导作业气疯,爸爸辅导作业气疯,不辅导作业老师气疯。
基于以上痛,于是有很多家长这样认为:
“自己孩子已经三年级了是不是应该放手了,可以不再帮忙检查作业了?”
“自己孩子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可以不用再操心他的学习了,应该让他学会独立了。”
“天天需要人盯着,在被监督的情况下才学习,是必然走不远的。”
“自己孩子太依赖家长来检查作业,这样下去无法养成孩子自己检查作业的习惯。”
但是,我想说的是,孩子的学习本是该操心的。一个家长能长期坚持给孩子检查作业,帮助他分析改正,就相当于有了一个专属的老师,家长的教育水准高,孩子不领先都难。这就是孩子领先的成本。比如时间成本、精力成本等等。
教育大师梁启超关于辅导孩子学习,他传授的学习要诀是:
接下来,再来说说关于自律与他律。
自律的概念我们先通过下面的这个小故事来理解。
元朝有个叫许衡的人,年少时,他和众人因躲兵乱出外逃难,走得口渴难耐的时候,忽然间有人发现道旁有棵梨树,众人争相摘梨解渴,却唯独许衡不为所动。有人问他为何不摘,他回答说:“不是自己的梨,不能乱摘!”有人劝解说:“乱世之时,这梨是没有主人的。”许衡正色道:“梨无主人,我心中有主。”许衡的这种行为就是自律。
“律”就是指约束的意思,他律则是指需要受他人的约束、监督和检查。
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发展理论告诉我们,3-17岁的儿童处于他律道德阶段。这个论断意在告诉我们,我们身边的未成年人,他们还处在道德判断形成阶段。这个阶段中就最考验我们的耐心与耐力。对于不懂得自律的学生来说,我们就不能简单的靠自律,而要靠他律。因为孩子在没人监督的情况下是不太可能变成一个自律的人,主动去学习。
现实中,很多家长一味却让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于是乎,赞赏、鼓励漫天飞。
传统教育,先生有戒尺,有轻微体罚学生的他律权。但是现代教育禁止了这种权利。家长不管孩子,学校不管孩子,孩子轻松快乐了,享受了当下,但是这样的状况能维持多久呢,享受了当下,未来又拿什么来保证呢?这样孩子是很难成为一个自律的成年人,甚至连准时的上班都做不到,最后明知而无法自救。
所以,我们在对他们进行道德教化的同时,他律是核心,利用必要的惩戒,来帮他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建立规则意识。这样才不至于让我们把培养孩子当成痛苦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