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有个节目叫做《成长没烦恼》,教育频道,彭宇主持。
里面曾经讨论过父母该不该反对孩子跳肚皮舞或者纹身等话题,现场观众分为两组,各述自己的支持或反对的理由,此时出现了一种令人啼笑皆非但很现实的结果,一位大妈点出来的,就是:
“如果是别人家的孩子,无所谓,做什么是ta的选择,没有违背法律和道德,他有这个权利,社会也是很开化了。但是如果是自己家的孩子,不行!”
说这个貌似偏题。
我是想表示,我们遇到朋友向你出柜,这个朋友,都是别人家的孩子,你大可大道理摆出来,讲一些无条件支持的话,但并不能表明当此事涉及你最亲近的人时,你也会这么说。
这种无视风险,100%支持的言论,在旁人看来无非是事不关己的充当老好人。
身为真正的好友(至少出柜者这么认为)如果交换立场设身处地的为出柜者着想,询问他ta有没有考虑风险是很必要的步骤,或许他正因为某件事处于应激状态,结果在你的100%支持怂恿下头脑一热出了柜,不知道ta以后该感激你还是怨恨你。这只是其一,需要确保双方都冷静。
第二,冷静下来后,需要确认,出柜者做此决定的真正原因和此事对出柜者的意义。原因是否合理,意义是否认知正确,都需要你这个朋友了解一下。说出你的担忧,帮助他做正确的决定(出还是不出),这是一个成熟朋友负责任的做法。
100%无条件支持,我只能说很不负责。
我本人在多年前考虑是否出柜时,先选择了三个朋友,想要“试试水”。
第一个是初中的好朋友,但已很久没谋面,男性。
第二个是旅途中认识的一个女生,qq好友,时常聊天。
第三个是在网上认识,从未谋面的一个打工仔。
之所以选这三个人,也并非深思熟虑,只是当时想到了他们三个,考虑还是比较安全的。
对应结果是,
第一个朋友,对我分析了可能导致我认为自己是同志的原因,即他不认为我是真正的同志,可能由于某些经历导致的错误自我认同,并建议我做一些心理咨询。给了我很多鼓励,但并不是支持出柜。
第二个女孩,坚持认为我是双性恋,认为我的性格使然,我能感觉到她是在想办法安慰我,因为她说的前言不搭后语。总归她觉得的我不可能是纯粹的同志,这是她的第六感。
第三个打工仔比较搞笑了,他回复我的第一句话是“不要搞我啊!”,我说我不会,我只是想要说出来,聊天无疾而终。
第一位初中同学是医科大学硕士,第二位女生本科,第三位打工仔为地方武校毕业。
总结我对这三个人的出柜经历,我觉得即便是年轻人,也不能保证对同志之事拥有正面看法,也并非能够像你出柜以前一样继续保持之前的关系,或多或少会变得尴尬。后来,我便把出柜之事抛于脑后,做了我自己认为对的决定。
我喜欢朋友和我一起分析利害,而不是只说一句,“我挺你!去吧!永远在你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