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
无论怎样 我都
无条件地接纳你
无条件地爱你
无条件地以你为荣
——廖志祥先生诗咒
母亲对孩子的爱是出于本能。刚刚与二丫的电话沟通,让我对“母亲”这个词语所赋予的含义因脑中飞来的五个字“那都不是事”有了新的领悟。
二丫的人际关系出现了问题,所以她给我打了电话。整个沟通过程中,我用了六个步骤处理了她困惑的问题。
首先同理她的感受。
接听二丫的电话时,听筒中传来她充满委屈的声音。我问:“听你的声音,我感觉你很委屈,怎么了?”她娓娓道来,原因是一个她认为很好的朋友,在她们小圈子建立的群里说她,这种事情已经发生第六次了。以前二丫觉得朋友间不能过于计较,对方说的对她来说不痛不痒,所以她觉得无所谓。这次那个朋友语言过分,让她很伤心。
第二步,充分表达了对孩子的感谢,感谢她对我的信任。
孩子在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时都会在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让我知道我应该如何支持和启发她去解决问题。二丫虽然处于青春期,但是平时跟我敞开心扉,无话不谈,我们象朋友一样,我非常珍惜!由此我可以及时了解她的思想动态和心理活动,给予她需要的陪伴。
第三步,全然接纳孩子!
接纳孩子的情绪、接纳孩子所发生的一切。本着先处理情绪后处理问题的原则,我引导她把压抑的情绪释放出来。我跟她讲:“你觉得委屈是因为对方辜负了你的友谊,你把她当成好朋友,并且很珍惜;你觉得委屈是因为她在群里公开说你,让你觉得不被尊重,没有面子。”人最基础的需要是被看见,当孩子的感受被看见的时候,她在电话里放声哭了起来。
第四步,引导孩子看到事件当中蕴含的积极资源。
当孩子情绪平复时,我说:“出现这件事是件好事,就是让你看到自己在交友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这是给你的善意提醒,是为了将来让你拥有更好的朋友。”这句话是引导孩子从正向积极的角度看待事情,从而改变认知。
上面表述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是个中性语句,在亲子沟通中家长要避免使用诸如“有哪些你做得不好的地方”、“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等直接或间接否定孩子的语句,容易引起孩子内心的阻抗,不利于解决问题。
第五步,不带任何评价的提出自己所看到的问题。指出问题时要不偏不倚,不评判,重陈述。
明确指出孩子需要面对的问题:“在你的描述中我看到你有两个功课要做:1、友谊不是通过委屈自己获得的,相互尊重是友谊的基础;2、人与人交往是有边界的。当对方第一次说你的时候因为你的包容,让对方觉得可以继续说你。人与人交往是需要建立边界准则,在他人第一次触碰这个准则时要正确的表达出你的感受,让对方知道你的界限在哪里。这是你需要学习的。” 我和孩子约好晚上回家一起讨论。
第六步,提要求。
事情是多维度的,孩子的感受和言辞是站在她的维度获得的,另外一个孩子可能是站在不同的维度,所以我需要详细了解事情发生的整个过程,以确定与孩子讨论的方向和内容,于是对孩子提出阅览群聊天记录的要求。孩子因为感受到被接纳和尊重,所以非常配合,欣然接受我的要求。
我和二丫挂断电话时,二丫情绪平和,因为她感受到被我深深的全然的爱着!
无论何时,我都希望孩子们知道:“遇到任何事情,只要你需要妈妈,我都会无条件地陪伴你!因着妈妈的爱,你所遇到的一切烦恼和困难就如天上飞来五个字——‘那都不是事。’”
问题和困难是孩子人生的宝贵财富。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爱是孩子遇到困难时的一道曙光,是孩子面对困难时力量的源泉!我经常跟两个孩子说“无论你们怎样,妈妈都全然的爱着你们。”大女儿跟我说她想参军,我支持!她想休学,我同样支持!(均是她的想法并认真讨论过)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每一个梦想都值得被看见!我的职责就是帮助孩子们看见她们自己的内心,看清她们自己真正想要的。无论她们最后的决定是什么,我都会无条件的支持,因为这是她们的人生,她们要由她们的经验创造她们自己,而不是我们家长的经验。
《周易》中的“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后人将大地称为母亲就源于此,意为母亲像大地一样宽厚和顺、胸怀宽广、增厚美德、滋养性灵。“母亲”一职,任重道远!
随笔
于多伦多麦当劳
2019.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