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抵达宁波,今天一早就来到宁波博物馆。说来还有点小波折,在网上搜到住地去博物馆是坐105路,可是公交线路图上并未标明博物馆在哪站下,索性上车问司机吧,上了车司机也表示不知道博物馆在哪个站下,懵圈,司机都不知道,我说什么好呢?最后还是万能的百度来帮忙,只要心向往之,一切都不是问题。在此建议宁波市鄞州区能不能把这么有影响力的地方标识的更明显一些呢?
1.
仰慕已久的宁波博物馆,是王澍“新乡土主义”建筑风格的最典型代表。当我靠近她时,她掩映在绿树丛荫中,在网上早已熟悉她的身影,在绿荫中依稀看到灰墙闪现,偶有红砖一跳,就如同我激动的心跳。这件2008年完成的作品,在外观设计上大量地运用了宁波旧城改造中积累下来的旧砖瓦、陶片,形成了24米高的 “瓦爿墙”,同时还运用具有江南特色的毛竹制成特殊模板清水混凝土墙,毛竹随意开裂后形成的肌理效果清晰地显现。如果没有专业人士解说,怎么会想到这个室内墙体的设计是一个创新呢?
王澍在谈到自己的设计初衷时表示:“使用 ‘瓦爿墙’,大量使用回收材料,节约了资源,体现了循环建造这一中国传统美德,一方面除了能体现宁波地域的传统建造体系、其质感和色彩完全融入自然外,另一意义在于对时间的保存,回收的旧砖瓦,承载着几百年的历史,见证了消逝了的历史,这与博物馆本身是‘收集历史’这一理念是吻合的。而‘竹条模板混凝土’则是一种全新创造,竹本身是江南很有特色的植物,它使原本僵硬的混凝土发生了艺术质变。”
王澍认为宁波博物馆的建成是一种标志,是过去10年探索的 “重建当代中国本土建筑学的阶段性总结”,他形象地把宁波博物馆的建造比作中国园林的建造,他说:“中国园林在建造之初的状态不是最好的,但当十年之后,通过滋养,它具有了勃勃生机。好似一块温润的玉,在时间的把玩后已然超越了她原有的生命力。
2.
特殊材料使得博物馆有了生命的环境,若干年后,当 ‘瓦爿墙’布满青苔,甚至长出几簇灌木,它就与自然融合起来,真正地融入了历史。”2009年,宁波博物馆建筑荣获中国建筑业最高荣誉——鲁班奖。王澍观点:当你看到到处都在拆老的建筑,有那么多的材料,原来非常有尊严的呆在老的建筑上,忽然变成了像垃圾一样被扔在地上的时候,如果我没有反应,那说明我不是当代人,这是一个必须要作反应的。反过来,怎么反应,怎么样让这样的东西用有智慧的方法复活,能够让它在新的建筑中延展它的生命,这里有很多艺术上的技巧和探讨。
王澍对自己大量用瓦设计观的最直接表达是:瓦在我眼中并不仅仅是种建筑材料,它代表了一种境界,也代表了我的建筑观,我认为我从来不是在设计一个房子,而是在建造一个世界。
3.
普利兹克奖是每年一次颁给建筑师个人的奖项,有建筑界的诺贝尔奖之称,1979年由普利兹克家族的杰伊·普利兹克和他的妻子辛蒂发起,凯悦基金会赞助。托马斯·普里兹克在宣布王澍获奖时表示,选中王澍是因为承认中国将在发展建筑理念中的作用。他指出,有关现在和过去的适当关系问题,王澍提出的非常及时,因为中国最近的城市化过程引起争议:建筑是应当以传统为基础还是应当展望未来。就像任何伟大的建筑一样,王澍的设计超越了那场争论,产生没有时间限制、深深植根于自身环境又具有普遍性的建筑。
普利兹克奖评委会主席帕伦博勋爵曾经这样评价王澍:“他的作品能够超越争论,并演化成扎根于其历史背景永不过时甚至具世界性的建筑。”
“中国建筑的未来没有抛弃它的过去。”这是《时代》杂志最认可王澍的理由,还有一种认可源自王澍选择建筑材料的“环保”理念。
4.
在参观时,遇见一位年长女士在讲解,她胸前挂着“志愿者”的牌子。她每一处讲解都很细致,有问必答,为这座建筑作了很好的宣传。如果不听她讲解我们不知道“瓦爿墙”,不知道墙面一楞一楞是“竹条模板混凝土”工艺,我们看不到这座建筑盛名之下的内涵,参观者都是有同感的,她的身后从几人一直跟随到了几十人,一个点一个点被她讲的吸引,不肯离开,直到结束还有人在咨询。我因平时也做志愿者,于是和她攀谈,她说自己在“天一阁”讲解四年了,今年二月才招募到宁博,经考试才领取了“志愿者讲解证”,否则是没有资格在这里讲的。她说你们一定要去“天一阁”看看,那里是非常有故事的地方,是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景点,如果没有讲解,游客是看不出真正内在的东西的,只看到一些陈旧的古老房子,或者只是陈列一件件展品的建筑,而通过她的讲解,那些古老建筑立刻闪耀出生动的光芒,一个个故事让展品鲜活起来。所以她每周六去天一阁讲解,周三来博物馆讲解上午一场,下午一场。辛苦是辛苦了些,却有了另一种生命的意义,不仅是她个人,更是一座建筑一座城。
精彩的东西也要有绝伦的解读,那种美才能呈现的更完美彻底。徐爱莉老师让我看到一位65岁的老人仍然贡献着自己的光和热,她以这座城市为荣耀,以她所讲解的景点为荣光,以她经年的岁月嵌进这座城市的历史。王澍的建筑也会成为一个显著性符号,写进这座城市的历史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