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心理机制,是趋利避害。糟糕的心理机制,是趋害避利。
目前的应试教育使得孩子们的考试压力极大,对此产生厌恶情绪,是正常的也是可以理解的。
相反,如果迷恋考试,把考试当作生活中最大的快乐来源,这是非常可怕的心理状态。
考试上瘾,源于不正常的奖罚方法
考试上瘾的情况,一般源于家长对孩子不正常的奖罚方法。考好了,孩子会得到极大的奖励,在其他方面,无论他做的有多么好,都得不到这种奖励;相反,如果考砸了,孩子会受到严厉惩罚。这种完全以考试成绩为标准的单一奖罚办法,很容易催生孩子的考试瘾。
过于迷恋网络、需要心理干预。考试严重成瘾、更需要心理干预。
区分学习瘾和考试瘾
学习上瘾的孩子,享受的是知识带来的快乐,这是天然的快乐,是好奇心得到满足的快乐,是对这个世界更多一些了解后的快乐。
这是一种内在评价体系,学习上瘾的孩子,他们非常独立,知道自己在掌握自己的局面,不会轻易为别人所动。长大后,这样的孩子会更独立、更有创造力。
相反,考试成瘾的孩子,他们的快乐其实掌握在别人手中。他们所追求的,不是知识带来的天然快乐,而是家长、老师等外人的奖励和认可。
让孩子多点爱好
一、不要只根据成绩好坏奖罚孩子。孩子取得好成绩,可以和他一起分享快乐,但不必非得给予他很高的奖励。
因为外部奖励太频繁,会夺走孩子内在的喜悦。考试成绩好本身就是一种奖励,这种对他学习知识的认可会带给他内在喜悦,这种内在喜悦便是学习最好动力,若频繁给予物质奖励,这种内在喜悦被外在奖励所取代,孩子学习动机会变得不单纯。
二、孩子考砸时,要给予理解而不是责骂;
三、让孩子适度参与家务;
四、鼓励孩子有其他爱好。
好的人生,应该有各种各样快乐。
———摘自武志红《为何家会伤人》
我是李华荣、高中文化课辅导班主任,用阅读丈量世界、用书写倒逼阅读!这是我的第163篇日更原创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