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长假,如果你不想到游人如织的旅游景点看人海,如果你不想被堵在高速路上望车兴叹,那么就随我来找点有意思的事情去做吧。
执一柄花油伞,在缠绵秋雨中,与三五知己漫步于十三朝古都的大洛阳城。踏着青石板的道路,游弋于闹市老街,感受着老城区浓郁的生活气息与深厚的文化内涵。古韵悠扬,青砖碧瓦,古香古色的门脸,高挑的红灯笼,给十字街装扮上节日的气氛。
古玩收藏,书画鉴赏,刻章钤印,特色小吃。人来客往,熙熙攘攘。淘几方老砚,选几本画册。品水席燕菜,尝传统名吃。浅盏低酌,不亦乐乎。
狮子楼上凭栏怀古,十三朝烟景落杯前。雕梁画栋,沧桑变迁。看世事炎凉与繁华,听人间风声雨声读书声。红尘流年,烟雨纤缈,淡去了昔日的辉煌璀璨,也掩去了昨宵的灯火星辰。
这一条长长的古街,千百年间用它独特的方式,悠悠地诉说着神都古老的故事。这条老街,是洛阳文明和历史的缩影,见证着无数朝代的起伏与兴衰。
感受完老街浓郁厚重的风土人情,再带你去参观一场艺术的视觉盛宴,“大千世界”——张大千精品书画展。来自台北历史博物馆的一百幅作品将告诉您一个真实的张大千。
“五百年来第一人”,这是徐悲鸿对张大千的肯定。张大千(1899~1983年),原名正权,后改名爰,字季爰,号大千,别号大千居士、下里巴人,斋名大风堂。
张大千诗、书、画、篆刻俱精,受八大山人、石涛的影响,尤长山水,喜好画荷花及工笔人物。对于中国古字画的鉴赏独具慧眼,开创了淡墨泼色山水流派,推动了现代中国画艺术发展。
此次展出的作品,多为六、七十年代创作。精美雅致的小幅水墨画,方寸之间彰显大师风范。笔墨的变化,点线面的结合,布局安排,结构位置,出人意料,又相得益彰。胸中有丘壑,才能下笔如有神啊。
对大师的作品不敢妄加评判,依我现在的水平和眼光,只有欣赏和膜拜的份儿。
张大千曾三次登游黄山,临摹敦煌壁画长达两年七个月之久。自是积累异常丰富的作画经验,广采博收,集万千山水于胸怀,创作出大量传世名作。
他的水墨山水画,笔精墨妙,大道至简,素处以默,返璞归真。用极简的笔触,概括而微妙,于险处取胜。寥寥几笔,飞瀑流水,山雨空蒙,尽现笔端。景境深远,又意趣无穷。
花鸟小品,线条流畅,气韵生动,一枝一叶俱风流。独具韵味的兰花,有力度又不失弹性。那一笔兰叶,用笔真的到了如刀削出来一般的境地。
张大千爱荷,一生画荷无数,特别是他的泼墨荷花。气势憾人,不但超越了花卉的属性,更将文人花卉画的笔墨范畴拓展至一更新的境地。他自己常说:“赏荷、画荷,一辈子都不会厌倦!”
张大千先生所画的荷花,无论工笔、没骨、写意、设色、水墨皆精绝当世。
他在《画语录.荷花论》里说,“中国画重在笔墨,而画荷是用笔用墨的基本功”,“画荷需要正、草、篆、隶四种书法技巧,字写不好,荷也画不好”,“画荷花的秆子要用篆书,叶子则是隶书,瓣子就是楷书,水草则用草书”。
都说画荷,荷花荷叶易画,荷梗最难。长长的一笔下来,浓淡干湿,粗细变化,色彩晕染,要尽在掌控之中。看来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很难做到的。
“高士”也为张大千非常喜欢的题材,画中人物安详娴静,神情怡然。衣纹线条圆润流畅,转折之处顿挫有力。用笔爽利,设色素雅。高士的气质与画面气氛、意境格调完美的契合一体。
近距离观摩大师的真迹,让人发自心底地感到无以形容的震撼。墨流千年,细读那一笔一划的转折顿挫,体味创作的时代背景及当时的意境。划破时空的长河与大师相遇、对视,又是一种多么奇妙的感觉啊。
流连忘返又心满意足。怎么样?一路走下来,今天过得还算充实吧。欢迎你也一起来行走河洛,接受历史的洗礼,追忆历史的沧桑繁华,用脚步去感受千年古都的风韵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