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校,已风烛残年
“母校可能快拆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拆。”初中同学群里得到的消息,怎么会拆呢?我有些不相信,当年在我们眼里是多么有名气的学校。
我的母校当时是乡里的一所重点中学,是唯一有楼房的学校,是乡里所有小学生都想考入的中学。我当时考入时正值学校风华正茂,校风班风都很好,校长和老师都很认真负责,老师们讲课也特别好。
母校不算大,教学楼是三层楼,每层四个班级,每个班50人,从上至下分别是初一初二初三,教学楼后面是操场,前面是水泥砌成的椭圆花坛,种满了花,再前面是老师和学生宿舍,都是瓦房。当时生活条件很艰苦,学校最南面有个大火炉,有几间瓦房,是食堂,我们住校生都是从家里带上一周吃的馒头,带一罐咸菜,然后去火炉那里用搪瓷缸子接白开水,缸底都有厚厚的水碱,冬天就用白开水泡馒头吃,就着咸菜,食堂里的菜两毛钱一份,大部分学生没有钱不能买,老师们偶然去,所以食堂生意不算好。
母校的风景很美,春暖花开,红旗飘飘,每周一都要举行升旗仪式,特别是每天的早操,同学们整齐的步伐铮铮有声,响遍校园,中午做课间操,下午放学后,不住校的同学回家,我们住校生继续在教室里学习,晚上的校园静悄悄。一切井然有序。
母校迎来一批批学子,又送走一届届初中毕业生,他们或升入高中,或考进中专学校。多年以后,谁曾来看一眼母校!如今的母校没有了操场,没有了花坛,只有三层破旧的教学楼,一片荒凉,她已风烛残年,仍矗立在那里,她的风华正茂培育出一批批学子,她乘载着我们青春年少的美好回忆,因为正年少,所以美好!
我沉醉在当年母校的样子,努力找寻着当年的影子,现在乡已发展为镇,虽显繁华,却在繁华中遗弃,她已风烛残年,一片荒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