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宏涛
有这样一个故事,相信大家都听过,我查了半天,原型好像出自电视剧《大唐情史》辩机背孚由过河的故事,也可能是先有故事,后来电视剧借鉴,总之我不知道是否出自某部佛经。
老和尚和小和尚下山办事,路过一条河,河边一个女子想要过河,却迟迟不敢下水。
老和尚就主动背起女子过了河。
到对岸,把女子放下后,老和尚和小和尚继续赶路。
走了十里,老和尚也没解释,小和尚心里很疑惑,想问不敢问。
走过二十里,见老和尚迟迟不说话,小和尚忍不住问道:师父,您是一个高僧,怎么可以和女子接触呢?
老和尚不答,继续往前走。
走到三十里,小和尚又忍不住问道:师父,出家人第一是戒色,您怎么会背一个女子过河呢?
这时候老和尚转过头,对小和尚说:背什么女子?在岸边我就已经放下了,为什么你走过三十里了,还放不下呢?
几乎所有网站或报刊转载这个故事的时候,后面都会加几句所谓的有哲理的话,而这些大道理几乎都是称赞老和尚,批评小和尚的。我想,大多数人也是这个观点,认为小和尚自己内心龌龊,或者说太拘泥教条,老和尚心怀坦荡、光明磊落。
但如果以家庭教育的眼光看来这个故事,就是把老和尚和小和尚看做一对父子,那么这个老和尚对小和尚说的话,是否合适呢?是否能起到应有的教育作用呢?
比如说,父亲教给孩子一些道理或规则,后来孩子发现父亲的一些做法违背了他教自己的一些规则或道理,简而言之,就是他发现父亲言行不一。如此,他就难免不提出疑问。但父亲不解释、不回答。后来,他忍不住再询问父亲,父亲却一副恼羞成怒地样子,不仅不给予正面解释和回答,反而对他讽刺挖苦一通。孩子被父亲的话语吓住了,不吭声了。但未必心服啊,而且会更疑惑啊!
父亲说的到底应该以以前说的为准,还是以如今的为准呢?
父亲以前定下的规矩,到底要不要遵守呢?
如果我不遵守了,父亲责问我,我能不能也像父亲回应我这样回应他呢?
孩子不敢再问,只能私下瞎捉摸,但他内心对父亲的安全感会降低很多,信任度也会下降,觉得父亲变得好神秘,看不清楚了。
我甚至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来猜测一下,老和尚背美女过河后,其实也是有一点尴尬的,也是想和小和尚解释一下的,但是他不知道如何解释,干脆不说了。
后来小和尚问起,他不知道如何应对,只好不吭声,同时在想,如何回答才能既显得有格调,又能说的过去呢?
想啊想,还没想出来呢,小和尚又问了,老和尚终于恼羞成怒了,于是急中生智、脱口而出:“背什么女子?在岸边我都已经放下了,为什么你过了三十里还放不下呢(此处应该有掌声)?”
小和尚目瞪口呆,老和尚完胜。
老和尚这样回答小和尚是否合适,我不予评价。因为禅宗本来就喜欢打机锋(禅林用语,又作禅机。机,指受教法所激发而活动的心之作用,或指契合真理的关键、机宜;锋,指活用禅机的敏锐状态。意思是说禅师或禅僧与他人对机或接化学人时,常以寄寓深刻、无迹象可寻,乃至非逻辑性的言语来表现一己的境界或考验对方),这样的教导方法是他们常用的。我假定他们属于禅宗。
但一个父亲这个样子对孩子说话是很不合适的,会混乱孩子的价值观,同时扼杀孩子问问题的热情和积极性。父亲应该在孩子第一次发出疑问时,就及时耐心细致地给孩子解释清楚,而不是考虑面子和如何回答才完美,并且在解释之前,最好先肯定孩子的问题,说孩子问了一个很好的问题,这样孩子会很开心,以后遇到疑惑会及时询问,并且也会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格外留心。
父亲要解释,什么是一般情况,什么是特殊情况,法无定法、以人为本等等。
话再说过来,老和尚给小和尚说要禁女色等是可以理解的,但作为普通人,父亲给儿子定太多死板的规矩是不合适的。
比如有个父亲要求儿子每天起床后第一件事必须是叠被子。孩子有一天起床晚了,没叠被子就跑到了学校,父亲发现后,居然到学校教室,把孩子揪出来,要求孩子回家叠完被子再来上课,说是要养成孩子的好习惯,这实在是太愚蠢了。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何况很多规矩就如同这个早上第一件事是要叠被子一样,并没有多少合理性。
作为父亲,教育孩子,或者与孩子相处时,居高临下的姿态是不可取的。但很多父亲觉得必须高高在上、保持权威,孩子才会怕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才会有效,这其实都是内心自卑的表现。
记得有篇流传很广的文章称赞一个英明的爸爸,文章里描述了很多场景,每个场景里,父亲都是高高在上,神一般的存在,把儿子玩弄于股掌之中(比如这次把一个鸡蛋放一碗面条上面,下次藏下面)……这样的父亲内心是有多自卑,才会在孩子面前扮上帝?
声明:本文只是借这个故事来讲家庭教育中,父亲教育孩子的态度,并没有黑佛教的意思(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希望广大佛学爱好者口下留情,勿喷!(这篇在某网被佛学爱好者骂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