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收到朋友给娃织的小帽子、小鞋子,粉粉嫩嫩的,可爱极了。
忽然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特别羡慕的一个同学。她身上穿的毛衣都是姑姑织的,不管花样还是款式,都特别新潮。不像我妈织的,都不好意思穿外边。
幼儿园毕业的时候,我们大部分人都只有一张合照,她奶奶特意过来跟摄影师打招呼,让摄影师给她多拍了几张不同服装的单人照。这让同学们都十分羡慕。
从幼儿园到小学,我和她都在一个班。家里也离得近,自然而然就玩到了一起。
她家的事,我也是知道一些的。
她的爸爸在她很小的时候因为煤矿出了事故去世了。后来,她妈妈改嫁了。
家里姐妹三个,她是老大。可能是奶奶平时说了些什么吧,她讨厌她妈妈。五年级的时候,包括我在内的几个小姐妹,还陪她一起去她妈妈家里看过那个被带走的妹妹。我们是出于义气,去给她壮声势的。她见了她妈妈,理也不理,看了看妹妹就走了。
她奶奶是个相当厉害的人。据说她妈妈气不过她奶奶什么都要攥在手里,改嫁之前还和她奶奶大大打了一场争抚恤金的官司。那个年代,抚恤金很少,也就几万块钱,一打官司,扣除一应花费,剩不了多少。估计,也就是为了争一口气。不过这些是后来听我妈说起,我才知道的。
小学毕业后,我被爸妈送到县城的实验中学念寄宿。她去了乡镇的中学。
刚开始,我们经常联系,见了面,有说不完的话。每次放月假了,不是我去找她,就是她来找我。我们各自聊着新学校里遇见的人和事,聊着小学的同学现在如何如何了。大部分时间都是我在倾诉。因为小小年纪就远离熟悉的同学和家人,我极其不适应,甚至哭着对老师说,我下个学期再也不来这里上学了,我要回家上。这样的话,我也反复跟她说过,约定等我转学回来,还要在同一个班。
后来,我慢慢适应了初中生活,再加上爸妈不让我转,转学的事情不了了之。
随着学业逐渐加重,我们见面的次数越来越少,联系越来越少。可能是失去了可以谈论的共同生活经验,我们见了面,好像除了那些旧人旧事,也没有特别的好说了。寒暑假我总是有补不完的课,数学奥赛、生物奥赛、物理奥赛。有一次,她托我给她捎一本化学教辅资料。等给到她的时候,有几课都学完了。我有点自责,感到很不好意思,她连连说没关系。
中考完的那个暑假,我终于不用补习了。在家呆了很久,却没有看到她。听说去了云南,她有一个小姑在那边做生意。那会儿没有电脑没有网,连个QQ都没有。几乎断了联系。
后来听我妈说,她中考考上了高中的,但是她奶奶不让去读。我挺惊讶的,印象中,她奶奶挺疼她的呀。而我除了替她惋惜,也为她做不了什么。
直到几年后,同龄的几个小姐妹陆续结婚,我打听她的情况。说是谈了一个外地的,但是她奶奶坚决不同意。原来她奶奶希望她招一个上门女婿,撑起她爸爸这一房人。就是怕她读书读出去了,才没让她读高中。
我听了,很难过,就为了个这么荒诞的理由,没让她继续读书。尤其是,后来我妈还跟我说,她以前来家里玩,说很羡慕我,羡慕我爸妈送我出去读书。我更难过了。她从来没有跟我说过这些,也许是她内心的一点点小骄傲,令她说不出口吧。
后来,我北上继续求学,离家乡越来越远。我们再也没有见过面。只偶尔从我妈那儿听到一点点有关她的消息。
因为她家里的条件,实在说不上好,只有年迈的爷爷奶奶,上门女婿不好找,蹉跎了几年,最后还是嫁到了另外的镇子。
在我们的生命中,有各种各样的际遇,遇见各式各样的人,有些人只是擦肩而过,有些人能陪着走上一段,但最终还是越走越远,走着走着就走散了……
只能在心里默默地祝福她,愿她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