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带着同理心和孩子好好说话
几天前,见到一个小男孩在超市撒欢摔倒了,大哭了起来,可能也没啥大碍,只见妈妈拉起孩子指责说:“不要哭了,好吗?再哭就不是好孩子,我数三下,再哭妈妈就不要你了!”小男孩真的顿时憋住了,哽噎着、嘴角抽搐着,眼泪不停地顺着小脸蛋往下落。
小男孩此刻内心应该很难受,因为他可能真的很痛,或者是想要妈妈的一次安抚,而这位妈妈态度强硬,几句话就息事宁人了,或许还暗自庆幸自己的教育多成功呢!实际上这种做法只能让孩子认为自己的感受是不该有的,是错误的,并且妈妈说话强硬的命令式语气会让孩子失去锐气,“妈妈不要我了”这样的说话内容更会让孩子失去最起码的心理安全,在父母面前连情绪、感受都不能正常表达的孩子,长期压抑,胆子只会愈来愈小,主见会越来越少,久而久之往往性格内向、缺少判断力,长大之后想让他成为一个有领导力、有担当的男子汉真的是难为孩子了。
生活中每个人都渴望被理解,小孩子也一样,理解不是对孩子的所作所为的行为的理解,而是对孩子情绪、心理感受的认可与接纳。当孩子闯祸了,发脾气,哭闹时,家长应该俯下身子,抚摸着孩子告诉他:“宝贝,我知道你很难过,没关系,妈妈会一直陪着你!”这样,孩子的情绪、感受即得到了正常宣泄,心中也有了一种暖暖的安全感,还能感受到妈妈对他的爱意,自然就推动了孩子行为的改变。这才是真正的同理心,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理解。
春天都来了,带着同理心和你家孩子好好说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