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陈粒是听了她的《易燃易爆炸》,性格与声音皆是桀骜不驯,随时都在爆炸。去年南昌的音乐节,主办方请了萧敬腾,大概考虑到陈粒易燃易爆炸,搬来龙王灭火。萧敬腾果然不负众望,刚出来就下起雨来,等到唱完人也快走光了。幸亏他是最后出场。
相比其他民谣歌手的苍凉或者小清新,陈粒显得乖戾诡谲,她的声音好像正在通灵的萨满巫师,听得你骨酥肉软,止不住去猜测歌词背后的深意。
其实她的歌最坦率,有一句话不是说吗,要有最朴实的生活和最遥远的梦想,哪怕天寒地冻,山高水长,路远马亡。她要骂你就骂你,要夸你就夸你,绝不指桑骂槐。
我喜欢她的《性空山》,“空山二字”是古典意向,招人喜欢。王维喜欢写空山,“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他喜欢空荡幽静的感觉,“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长啸”不是大声喊叫,是尽情地吹口哨。王维的琴弹得很好,一曲琵琶迷倒了公主。他被称为“诗佛”,一直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孔子说:“国家政治清明,就言语正直,行为正直;国家政治黑暗,行为正直,言语谨慎。”王维经历过安史之乱后已无心为官,颇符合孔子所言的为臣之道。
《性空山》全篇都是对友人的祝福与怜惜。有风有雨,有酒有钱,有落拓江湖,也有风流少年。
《性空山》歌词如下:
送君千里直至峻岭变平川
惜别伤离临请饮清酒三两三
一两祝你手边多银财
二两祝你方寸永不乱
半醒半醉日复日
无风无雨年复年
花枝还招酒一盏
祝你娇妻佳婿配良缘
半醒半醉日复日
无风无雨年复年
花枝还招酒一盏
祝你娇妻佳婿配良缘
风流子弟曾少年
多少老死江湖前
老我重来重石烂
杳无音信
我性空山
我们中国人有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哀伤情结,正如周作人所译《平家物语》所言:“祗园精舍之声,奏诸行无常之响”,世事无常,岂有定数?
孔子晚年向别人感叹:“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当年跟随我从陈国到蔡国受难的人,现在都不在跟前。人老了容易怀旧。
“送君千里直至峻岭变平川,惜别伤离临请饮清酒三两三。一两祝你手边多银财,二两祝你方寸永不乱”。
孔子一生前途坎坷,弟子跟着他从没享过福。在匡这个地方被人围攻,差点死掉。颜回和他走散了,之后才追上孔子。子曰:“吾以汝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孔子说:“我还以为你死了。”颜回回答:“您老人家还在,我怎么敢死呢?”
颜回很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他每天吃一勺白饭,喝一瓢水,住的地方很烂。别人受不了,他却很快乐。这就是儒家讲的“安贫乐道”。
子贡很有钱,富可敌国。司马迁在《货值列传》里有一章专讲他如何做生意。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值焉,亿则屡中。”孔子说:“颜回这么好的人,怎么这么贫穷呢?子贡不听话,跑去做生意,反而每次都能赚到很多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该你倒霉该你受穷的时候,别人再怎么祝福你也没用。
子贡接济过同门吗,有过。子贡在孔子死后做了卫国的宰相,前去看望原宪。他穿着华美的衣服,骑着高头大马。原宪穿着没有后跟的鞋,戴着破口的帽子,去迎接子贡。子贡看到原宪穷困潦倒,问他:“你生病了吗?”原宪回答他:“没有财物叫贫,学习了却不能付诸实践叫病。我是贫困,不是病了。”他的意思是子贡没有遵从老师的教诲,摆这么大的排场炫耀。子贡听了很惭愧。
孔子的门生,骨头都很硬。
对于喝酒,孔子的酒量很大,他说:“惟酒无量,不及乱。”能喝多少不知道,但我喝酒从没醉过,没乱过性。酒后失态是不雅观的事,不过,三两三也喝不醉吧。陈粒的“半醉半醒日复日”说的是庄子,落拓不羁,放浪形骸,半醉半醒,物我两忘。
我从不多饮酒,也没喝醉过。喝进肚子里的酒要么尿了,要么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流了。我没喜欢过几个女孩子,能到谈婚论嫁的地步的更没有。我还算专情,从来都是别人甩我,我从不甩别人。
我喜欢王力宏,我的声线很适合唱他的歌。“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我的世界的中心,依然还是你。”这首歌叫《依然爱你》,以前我经常唱给一个女孩听,她就叫星星。我唱歌挺好听的,真的。
“祝你娇妻佳婿配良缘”,我见过太多棒打鸳鸯的事,或是自己作,凉了恋人的心。孔子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很多人听过前一半没听过后一半,他老人家啥都清楚,他总结,女人你对她好点她得寸进尺。你对她不好,她又抱怨你冷落她。精辟。不过,如今就是祖宗你也得供着,该死的计划生育。
“无风无雨年复年”不可能,真正的情况是“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这是黄庭坚的名句,意思是说,当年在春风中赏桃花饮酒,如今江湖落魄,一别十年,窗外风雨飘摇,常常对着孤灯想起你。刘心武有一段时间一直以为这句诗是他写的,文人有时候是有这种错觉,毕竟佳句难得。在江湖的刀光剑影之中,兄弟朋友全都死的死,老的老。曾经意气风发的少年,全都垂垂老矣,苟且偷生。
所以《论语》开头就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同门才叫“朋”,孔子听到弟子从很远的地方来看他,很高兴。你以为他真的高兴吗,只有很长时间没有朋友来看的人,突然听到朋友来访才会高兴。孔子内心孤苦才是真的。
我这几年有很深的感触,在外漂泊,每个星期往家里打电话的时候,奶奶接到电话都很高兴。明明都固定在每周六打电话,可是听她的口气总是喜出望外。梁启超在给孩子的信中也说:“你们没事多给家里发几封电报。”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是一样的,所有的孩子也是一样的。
讲个黄庭坚的故事吧。小时候黄庭坚家里穷,为了让他用功读书,他妈没少打他。黄庭坚要强,每次打他他都不哭。后来大了做了官,有一次他妈打他他哭了。别人很奇怪问他:“小时候你妈打你都不哭,怎么现在这么大个人还哭?”他说:“你不知道,小时候我妈打得我狠,说明她有力气,身体健康。现在打我打得轻,说明她老了,身体大不如前。想到这里,我伤心地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