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138亿年间,黑暗无明,寂静无声。漫长的二十四个小时中的最后四毫秒钟,人类才姗姗来迟。这时候的人类还是襁褓中的婴儿,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充满敬畏,其实上愚昧无知。也不知道是什么力量,让人猿就此开智为人类,万物从此天差地别。有人说,是某个阶段人类脑容量意外地突然暴发,有人说,是上帝给了人类“光”,没有合理的科学解释,只能说,也许有某种神奇的力量,有块从天而降黑石碑,让人类第一次开智了,学会了使用工具。
最开始的工具可能是一块石头,也可能是一根骨头,还有可能是一段木头。当骨头战胜了猛兽,石头划开了血肉,木头燃起了野火,人类便欢呼着将几万年的岁月划向星空,变幻出一艘闪亮耀眼的宇宙飞船。这鲜明而突兀的镜头转换,让人眼前一亮,原来在宇宙毫不起眼的一毫秒之间,人类的科技发展已经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浩瀚的宇宙间,飞船缓慢地行驶,发出刺眼又辉煌的光芒,那代表人类无上荣耀的探索旅程,在无边无际的时间和空间里,慢慢拖出一天没有痕迹的尾巴。这时候,《蓝色多瑙河》的乐章华丽升起,飞船仿佛遨游在大海中的一尾鱼,空气中的一粒微尘,宇宙智慧生命体所发出的一颗种子,在黑暗无光的宇宙间,愉快地跳起来一支华尔兹舞。
这时候的人类,已经在月球和地球间建立了中转站,开拓了外太空领地。并且已经拥有了智能的计算机系统,除了骨头之外的,永不会犯错的超级智能工具。人类赋予了工具以“人性”,机器代替人类,比人类更诚实,更完美地执行太空任务。这必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开智”,这个时候,黑石碑再次出现了。上帝再次派使者送来人类旅程的纪念碑,只不过到底是祝贺还是警告,不得而知。
飞往木星的一艘飞船上,Hal9000在执行任务,在此之前的数十年间,它从来没有犯过错,总是坚守岗位,完美的完成任务。赢得了人类的无限信任。但这次任务不同,它的上级要求它必须完成一件有违“人性”的自相矛盾的事情。关于“人性”这个词,它还理解不深,又或许连人类自己也早已无法阐释。在Hal9000那里,所谓的人性便是—不隐瞒真实信息,永远保持真诚。所以,它在“隐瞒真实任务”和“确保飞船顺利抵达”之间,它选择了杀死所有人类,执掌操控大权,以保证飞船最后顺利达到木星,完成自己的任务。
人性在这里,也不是褒义词。高度发展的人类社会开始逐渐异化。最初人猿群体间为了食物大打出手,在这里,人类不再为了食物发愁,却也不再信任彼此,猜疑,欺骗,冷漠,从“热暴力”变成了“冷暴力”,人性貌似真的一点都没变好过。在高科技目前,人类的意识开始自我膨胀,自自我伤害,自我毁灭。所以,飞船上最后一位幸存的宇航员David被上帝远中了,他做为地球使者,被上帝邀请了,用尽一生的时间观看了长达“十分钟”的宇宙深处的璀璨星河。那些交织在一起的,变幻莫测,五颜六色的光带;那些奇形怪状的,扭曲变形的空间轨道,在David的瞳孔深处变换着,在寂静的时间里,一切都变得无限渺小。David的灵魂被洞穿了,他看见了一切,然后仿若什么也没看见,上帝只向他,这唯一人类展示的“天机”,让他重新变成了一个混沌沉睡,又无比清醒的婴儿。他看见自己身处一个无比华丽,又冰冷寂寞的房间里,在光洁无暇盘子里优雅地吃着午餐。他看见自己病入膏肓,有气无力地躺在床上,等待死亡。他看见了,他看见了,“黑石碑”,第三次人类从高科技的神坛上跌落,从灵魂伸出挖出了自己的抽象影子。荒诞,虚无,楚楚可怜。
《图拉斯图特拉》的曲调每次一响起,人类历史的鸡皮疙瘩就掉下来,脱了一层又一层,最后赤裸裸地躺会到宇宙的怀抱,重新变回到愚昧无知的婴儿。但此时的愚昧无知,并非真的愚昧,而是获得“真正智慧”后的回归。我真的很想说,这真的像悉达多的佛学旅程。
黑石碑“三次”出现,分别代表“遇见上帝—上帝已死—上帝还活着。”是人类科技以及精神发展史上的三次里程碑,有着不可磨灭的意义。也是“低人类—人类—超人类”三次科技和社会革命的分界线,也实现了尼采某种意义上的哲学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