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还是敞开的村委大楼,今早竟然搭起了帐篷,拉起了疫情防控展架,还安排了一些阿姨在帐篷前测体温。
见到此番情景,我不免暗自嘀咕,现在疫情防控咋突然这么严格了?
然而,前脚踏进楼里,环顾四周,后脚我就意识到:哦, 今天是村里选举居委会的日子,组织者一是担心很多人过来投票,场所人员过多有必要做一下疫情防控;二是街道、社区领导会过来指导、检查,需要做好一点给领导看。
一楼大厅分为5个签到区域,分别写着1-100,101-200,201-300,301-400,401-500。每个村民都提前分了一个选民号码,来投票的村民需要先签到登记,然后到对应的场地去拿选民证。
编号到了500,看样子今天人应该不少。
确实,零零散散有见到了一些选民过来,但更多的还是筹备这场选举的工作人员。
自从满了18岁,我至今还没有行使过选举权,这次看到村里组织大家投票选举,作为外来人员的我,也不免感到好奇。
于是,我又跟着选民跑到五楼——填写投票名单的场地。
五楼外边向里望去,可以看到拉着的一条横幅——珍惜民主权力,投好庄严一票。
进入五楼大厅,大厅旁就坐着2人,给每个有选民证的人,分发投票名单。
名单上写了10位候选人的名字,2位主任候选人,2位副主任候选人,6位委员候选人,还有一些可以另推荐候选人的空格。然后选民需要从其中选出1位主任,1位副主任,5位委员。
拿到投票名单的选民去到另一个区域填写。
填写区域坐着4位工作人员,指导选民填写。选民在投票名单上的候选人名字下画圈即表示给该候选人投上一票,每个选民只能7个候选人画圈。
填好之后,选民将投票名单拿到最后一个区域——投票箱。
如此下来,选民即行使完了自己的投票权。
看完投票后,一面贴着各个候选人简历的墙吸引了我。
简历上写着每个人的出生年月、学历、政治面貌、工作经历、竞选职位、理由等。
我正仔细看着,突然,村里的物业负责人之一走过来跟我搭话,问我怎么过来了,我说好奇就过来看看。
然后,他凑到我旁边说:“我悄悄的告诉你,这些都是已经内定了的,都是他们上面定好的。”
“这几个我都不认识。”
他指着上面的简介跟我说。
“这上面的人员学历都是大专及以上,除了几个社区党委的,另外几个好像也没有什么特殊,为什么要内定他们呢?”我问到。
“这个为什么定他们我就不知道了。不过刚刚有人概括的好,上面哪些是党员的,哪些就是这次的委员了。”
听到他这么说,我不禁仔细的看了看,他们说会落选的那三个确实刚好是群众。
之前我就听村里有人说早就内定下来了,不过今天看着投票形式这么认真,我对内定的说法感到有些难以置信。
刚好不远处是街道的一位领导,他被分配下来指导这边的居委会选举。
抱着疑问,我过去问道:"这个看简历好像有些不是这个村里的,他们是怎么提上来的呀?"
他回复到:"这次选举的话,社区党委指定了这三个,然后这两个是外嫁过来的,其他就是本村的了。这些是社区党委提名给街道,街道同意没问题再给到区组织部备案。"
社区党委中的几个被指定来村里兼任居委会委员我可以理解,不过我还是困惑,那其他的怎么被选上去的呢?他们似乎除了政治面貌,都资历平平。更让人困惑的是,其中被选的有三人原来都不是该村的。虽然街道领导说其他两个是外嫁过来的,但看简历应该是有三人原本都不是村里的。
该村主姓为戴,超半数人口都姓戴,但这次”听说“被选上的没一个姓戴的,反倒是被选下的三个90后小生,都姓戴。
中午我吃完饭到村委楼一楼,听工作人员说居民的投票已经结束了,马上就开始点票了。
然后我又去到了5楼,看工作人员点票。
大概有5、6人点票,3领导监督,1人拍照。
我始终不太相信人员早就内定好了,所以也很好奇投票结果究竟是什么样的。
开始我远远的观望着。
原本共有550票,其中有28票选民既没自己过来也没有委托其他人来投票,因此作废,有效票数522票。
而后一指挥人,让点票人将投票结果一样的放一堆,不一样的放一堆。
“若不是选票的趋同性很强,怎么可以把票简单区分两堆?肯定那个所谓不一样只是少数,所以单独把这些不一样的挑出来,就可以很方便的统计出票数……看来工作人员对投票结果已经非常清楚了。”
抱着这个想法,我直接靠近了那个计数的桌子。
旁边跟对面两人点出的票竟全部都是一样的,没出现过一张不一样的票,环顾其他点票人,似乎都没出现过不一样的票。
“原来大家选的真的是一致的,选出来的就是是之前定下的人。但是,为什么大家都放着村里人不选,要选不怎么认识的人呢?”
正当我思考着,那个指挥的人走到我身旁,说:“你不是工作人员,你不能出现在这里。”
安静的气氛突然间有了几丝尴尬的味道。
有些慌乱的我,而后不知怎么就走出了5楼大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