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我在朋友圈里转发了一张美国同学发来的图片,上面显示《纽约时报》在周六商业版上刊登了一条“中国拥抱精酿啤酒”的文章。不料却被朋友圈刷屏,让爱啤酒的屌丝们意淫了一场,仿佛中国的精酿已经走上了更加光辉的平台。
这种形势下只好我来泼冷水。
▲《纽约时报》周六商业版对中国精酿的报道
No 1.
这不是中国精酿第一次登上外国的主要媒体。单以我们公司来说,各种外媒的报道已经不下10次。上海拳击猫、北京大跃也都是外媒的宠儿。大跃的高泰山告诉我,上周六的这次,是北京的啤酒屋第八次荣登《纽约时报》。都被报道了几年了,也没有看到这些报道有什么历史意义。
如果期望通过媒体的报道招揽生意,国内媒体更加有效。有一期《ELLE》杂志刊登了“高大师啤酒花园”,结果那一周的客人都是看《ELLE》杂志的小女生,并说:订阅《ELLE》十多年了,第一次看到《ELLE》推荐北上广以外的餐饮店,而且就在南京,激动的不要不要的……
▲《ELLE》杂志向读者介绍“高大师精酿啤酒花园”
No 2.
外媒对中国精酿的报道从来就没有全面过,都是经过采访后,再根据记者的主观认识加以组织。比如,中国拥抱精酿啤酒的文章中的主角,是大家都认识的人物小辫儿(Jin Xin),小辫儿私下告诉我,记者问了很多,谈了很久,但是出来的内容就是记者想要听到的内容,十分片面。我们过去几次的采访经历也证实了这点,无论是否海内外的记者,都是一个调子。被采访的想说的,不一定是记者想写的,记者想写的,不一定是编辑要登的,编辑要登的不一定是读者想看到的。所以,就一篇文章而已,它不具有任何历史审判价值。
2012年,我被《华尔街日报》记者采访,电话里交流了两个多小时,介绍国内的家酿啤酒状况。介绍了北京协会、上海协会、台湾协会,还介绍了大师杯。给了记者很多国内家酿者的名字。结果,记者以“亚洲啤酒的治疗方案”为题,介绍了一个个西方人是如何在亚洲做家酿啤酒,一副对亚洲啤酒救世主的姿态。我看到文章后,写了一份邮件,连记者带主编一起问候了F词。
▲英国《金融时报》也采访和报道过高大师
No 3.
像国内很多品牌一样,一些啤酒人也往往把洋人的评价当作宝贝,把酒吧里出现几个外国人的身影当作广告,处处以为只有洋人才是祖师爷,和洋人合影就感觉三生有幸,全家光荣。有一次在北京参加一个国外啤酒厂的交流活动,主持人告诉我,如果有问题可以去请教外籍酿酒师。麻痹有没有搞错!老子是2008年开场子的,那家酒厂是2014年开的,你凭什么就认为我需要请教他?不就因为他是一幅洋人嘴脸吗?精酿啤酒是没有国界的,是需要国际性交流的,但是,中国的精酿啤酒人能不能不要犯贱?我们的自豪感、独立性都去哪里了?
▲婴儿肥年画,16年的新年套装从包装到附赠的小礼品都展现出浓浓的中国风,这就是民族自豪感和独立性
No 4.
中国的精酿啤酒,应该由历史去判断,不应该由外媒,或者内媒,或者任何人去做臆测。对行业无知的人,不要只凭着几篇无知的新闻稿,就急着像上帝一样,给中国精酿啤酒运动划分时代,预测未来......请大家都不要浮夸,还是我上次说的那句话,做好自己,顺其自然。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