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娇这些年出现在新闻中,总是与陈冠希,张柏芝,阿sa等新闻捆绑销售。买一赠一,她似乎总是被附赠的那个人,做为别人的陪衬体,比较体,甚至都做不到自成一体出现在报端。
这不,陈冠希被爆暂时放弃在内地的工作,陪着老婆去国外待产,结束了自己的漂泊的单身生活,看似人生的落脚点也算圆满。
而阿娇却还是在以下这样的新闻中被人调侃。
2015年陈冠希在自己Facebook主页上发布了一个叫SHOWstudio的艺术工作室给自己做的采访,名字叫“In Your Face”,寓意直接面对敏感问题不逃避。他公开暴露自己的素颜照片,皱纹横亘,皮肤松懈,受着“跟赵本山是越来越像了”的群嘲;或是为女友秦舒培打抱不平,不顾刚刚通过记录片《触手可及》洗白积累起的大众好感,公然开骂林志玲。
他依旧还是那个浪荡不羁,不掩饰爱谁谁的自己。事实上,凭心而论,就像他所说的“我没有那么坏啦”!
他没有因为生活的困境而且变形——他一直都是自己主宰,掌控人生的那个独立人。
一谈到阿娇,就想起艳照门,美则美但空洞的五官,她粗壮的小短腿。从08年到现在,她始终无法摆脱这些沉重的标签。相比起身边阳光自信的阿sa,阿娇似乎总是生活在阴霾下残喘不息。
她一次次苦生相跟大众说起她惨淡的童年,一岁失父,缺乏安全感。她一直强调她对男友没有太多要求,只求他不要关机,让她找不到他。原生家庭带来的创伤像魔咒一样阴魂不散地跟随着她,吞噬着她更加残缺的人格。
对于明星这个词汇,它不是某一个精准的人,而是一个太阳似的强大的虚拟人格体,它要么火辣撩人,要么尖锐扎人。
当年,艳照门后,张柏芝与阿娇都要面临着接受采访以洗清嫌疑,博得同情,重振江湖。本来阿娇是安排在先,据香港资深媒体人透漏是被张柏芝抢了先,最后就有了张柏芝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控诉陈冠希,如何获得家人的支持的视频,抢占先机为她赢得了一反常态的口碑。
相比较阿娇在后来的《志云饭局》,虽是极尽真情,袒露心声,可终究木讷,迟疑,撕不展拉不长,让想同情她的民众少了一种能煽动人心的痛感。在这个极其封复杂的娱乐圈,就是需要夸张地表演人生的。所以有业内人士评论说”她根本没有资格做明星“。越是卖惨,越是软弱,越是被人踩。从受众心理来讲,人性就是这么残酷。
“大家赶快来追我,我的要求不高,只要价值观相近以及思想成熟,年纪小无所谓。“
阿娇在她的公开征婚中这样说道,卑微地可怜,一种繁花落尽的沧桑感。
看着身边的姐妹位一个个都有了男友,都步入了婚姻的殿堂,阿娇心中对婚姻的渴望与焦急是不言而喻的,她太想身边有个知冷知热的人,她太需要一个婚姻堡垒去维稳自己的地位。
可是阿娇再怎么败落,比起普通老百姓日子那是比下有余得多,虽然现在没有了往日的如日中天,但起码可以保持一个作为明星有尊严的日子,所以有财力,娱乐资源打底,结不结婚,又不什么关系。
可阿娇始终还是颠覆不了传统对女性的定义,逃离不了结婚生子人生才完美的宿命。在这个还是直男癌遍地的常态社会,背着黑历史,纵使是耀眼的女明星,在婚姻之路也只能是负重前行。与其被动地等人来挑选,不如内心充盈,自己打造一个人的幸福王国。与其把自己置身在婚姻市场中贱卖,不如就在健身房中练好自己的马甲线。
换句话说,就是一种不婚主义,又怎样,有什么好诟病的吗?
关键就是一种对生活不妥协的一种强硬态度。
徐静蕾在《圆桌派》的谈论,她完全就是一个自由,独立自信的女性,她的态度是:“愿意干嘛就干嘛呗”。觉得结婚幸福就结婚,觉得不结婚幸福就不结婚。每个人都过自己想过的生活,既不拿自己当标准评价别人,也不拿别人的标准评价自己。”
我们不是想让阿娇做谁的影子,亦步亦趋。我们只是想要一个明媚如旭,敢做敢当的阿娇;想要一个不卑不亢,从容自信的阿娇,让一个丰满的人格不负她倾世的容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