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天。
情况还在继续。
早上起来,先是把暖气打开,再把暖气片上放的白醋碟子添满。虽然未必有用,但是总比什么都没做叫人心安。
家属起得比往常早,听她咳了一下,我心里一阵发紧。问问,才知道是在家里吹了几天暖气,嗓子偶尔发干,“不是那种咳”。
手机里有关疫情的信息不断在更新,也公布了一些初期症状,很多人都在往自己身上套。大家都有用百度看病的经验,自己不舒服,会紧紧张张臆想一些病症,对着百度的条目诊断,觉得自己很像,当然过后往往是虚惊。这次也一样。有时想想,这个东西初期的时候,症状不典型,经常连医生都难以分辨,自己何以能辨别呢?还是靠蜗居的时间吧。14天,14天。
喝过一碗小米粥后,家属打开电脑,她这几天比往常还忙些。本来有颈肩综合症,一个多月了,经过打针、吃药、针灸、按摩等全方位治疗后,刚刚开始缓解,可以坐起来了,可是这两天又在加重。她斜靠在沙发上,笔记本摊在膝盖,对几天前接触到的病例进行整理,也不断和医院值班的人员沟通交流,帮忙联系病人的取样、化验等等,每安排好一件事,自己仰起脸揉揉脖子,看样子满足得很。疫情紧张,一天里好几个足月孕妇电话咨询,她也都一一解答并安排他们住院。
晚上做了几个菜,都在隔离的几个朋友,微信里视频着共同举起了杯。家属和儿子拿着牛奶,也乐呵呵地往手机前凑,几家人热热闹闹总算聚了一下。
下午手机朋友圈里就有人号召,晚上八点一起开窗高唱国歌。家属很着急,不到八点就拉上我到阳台等着,搜到国歌音频,窗户腿开个缝,手机伸出去不断播放。八点,对面小区里果然很多人也打开窗子,有人打开了音响,更多人是用手机,国歌的旋律此起彼伏。楼下的朋友中气很足,不断高呼,“武汉加油”、“武汉加油”。家属平时不愿当众说话,也对着天空大喊,“病毒,滚”、“病毒,滚”。我唱不出来也喊不出来,她紧紧靠在我的身上,两个人都是泪流满面。
……
儿子在看电视,《绿皮书》。风度翩翩的黑人钢琴家和不修边幅的白人司机,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本来互相看不惯的两个人,经过了一段因为种族隔离导致的困难重重的旅途,相互理解并都做了改变。儿子看得很轻松,搭在沙发扶手的脚不断抖动。家属也难得静下来一起看,随着剧情发展,母子俩边看边评论,这才应该是生活的日常。
……
暖气一直开,花瓶里水都快干了。明天要调配一些水培绿萝用水,洗洗花瓶给植物把水换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