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断舍离和单纯的扫除、收拾不一样,并不是以“很可惜啊”、“还能用吗”、“不能用了吗”为考虑的重点,而是要自问“这个东西适合自己吗”。换句话说,断舍离的主角并不是物品,而是自己。这是一种以“物品和自己的关系”为核心,取舍选择物品的技术。你要做到的思考方式并不是“这东西还能使,所以要留下来”, 而是“我要用,所以它很必要”。 断舍离与一般的整理收纳术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断舍离并非绝对要以把房间弄干净为目的,而是要通过收拾的过程了解并喜欢上真实的自己,实现自我肯定感。总而言之,断舍离并不强求非得把房间收拾得规规矩矩一尘不染,或者即便如此,也会获得额外的好处。 或者我们也可以这么说,断舍离是一种不需要收拾的收拾法。不得不去收拾东西,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因为那些东西是我们的敌人,是给我们带来烦恼的根源。但如果没有那些东西存在,身边留下的都是自己此时此刻正需要、正适合自己的东西,那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在这种情况下,身边的东西就全是我们的战友,让我们能有一个愉悦舒畅的好心情。如果只是为了维持这种好心情,那自然就称不上是收拾了。 先诊断出物品从你身上掠去了多少能量,然后通过筛选物品的行动,实现自我完善,这就是断舍离的精髓。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舍弃多余的废物,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
【I】
从字面上理解,断-切断,舍-舍弃,离-离开。切入点是“人”,是“自我”。也就是说,围绕“物品和自己的关系”,将自己喜欢的、正需要的、正适合自己的、能愉悦自己的留下,而将那些从我们身上掠去了能量、带来烦恼的根源进行清除。以自我为中心,放下杂念,放下贪欲,放下软弱,放下执念,找到当时最自我的状态,不惧将来,不念过往。
【A1】过往的案例
和不少人一样,我非常重视维护人际关系,希望自己不论是从人脉关系还是社会资源中总能找到游刃有余的感觉。于是每每在各种社交场合中总乐于添加微信好友,关注其朋友圈,一方面透过朋友圈了解该朋友的喜好,另一方也可以掌握对方近期动态,以便于接下来进一步的联系。这些人中有些可能是多年好友,有的又似乎只有一面之缘,花了不少心思想保持联系,有可能换来的却是一组尴尬的聊天记录。曾经我每天可能花了大量的时间来关注朋友圈动态,随便刷一次屏就是一两个小时,可是这一两个小时里看到的大多都是些:家长里短、鸡毛蒜皮,再不然就是各种晒,又或者就是各种卖东西,毫无实质性的意义,可每次看到微信下方那个红点的出现,又总是充满好奇的想打开一看究竟,看看有什么令人期待的事情发生,但实际上能让我有所收获的也少之又少,可为了表示出我对对方的关注,还是忍不住花不少时间去给朋友点赞、留言,各种评论。降低了自己的办事效率不说,还浪费了不少时间,现在看来,其实这种关系维护起来是非常费力不讨好的。面对那么多点赞的朋友,对方不一定记得住,其次每一次留言都需要斟酌再三才可发出,太浪费时间。如果说家人、好朋友、好同事是强关系,那么泛泛之交、萍水相逢、普通同学、普通同事等都是弱关系。如果把这些弱关系的人群当成强关系的人群来对待,势必需要消耗大量精力,还有可能会有失落感。
但如果我能意识到人脉不等同于友谊,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可以做什么,带着这样明确的目标来重新整理人际关系,其实是能够开拓思路的。
【A2】我以后怎么做
人际关系同样非常需要断舍离,从即刻起我需要做的是:
1、重新清理下自己的朋友圈,把所有好友进行规整分组、分类。
2、将不感兴趣、以及没有太多交集的组群选择性屏蔽。
3、保留一些积极正面、有价值的朋友圈。
4、退出一些杂乱的群,以免消息干扰。
5、如非工作需要或特殊情况,每天刷频时间设置为中午12:30—13:30/晚上10:00以后。
这样就可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花在愿意帮助我的家人、朋友身上,从而能获得更加高质量的交际和幸福感。学会丢掉不舍和无用的东西,化繁为简,生活才会轻松,才会更美好。远离那些毫无意义的社交,把时间拿来自我提升,当自己越来越强大,人脉自然会只增不减。很多时候人们对于人脉的焦虑,源自于对自己的不自信,总希望自己能多个朋友多条路。如果从自身改变,调整心态,真正做到断舍离,花更多的时间来投资自己,当自己强大了,人脉自然会被我吸引。
由此可见:
有断才可续,续,让我明白哪些东西才是对自己真正有用的东西。
有舍才有得,得,让我收获到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
有离才有和,和,使我懂得只有保持内心的平和、从容,才会更自信。
简单,才是我生活的最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