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妈妈的脾气秉性截然不同,所有我们一直都有不同观点。我在言语上是赢不过的,因为软硬话可以在妈妈嘴里随时切换,各种案例、角度可以任意佐证。加上家长的权威,一度让我觉得会有“压制”感。
现在长大了,妈妈年纪也大了,妈妈“焦灼”的状态虽偶尔会有,但整体到是积极随和。
这几年一直会泛起“与父母和解”“与自己和解”这个思考。不一定会有多通透,也能感受到一些益处。
与妈妈聊天我可以不含“担心”来表达我的观点,或好或不好。也不再苛责她改变,或者完全接受我的说法。独立个体的意义,我在我们的关系上一直提醒自己。尊重个体、相互理解、彼此善待。
在“孝敬父母”的这个事情上,我做的不多。慢慢来吧,先求让他们“心安”吧。轰轰烈烈的可能也不算是最好的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