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红菊黄秋已深
天寒露重但向冬
“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寒露,带着西风的满身寒意来到人间。秋天越来越有深意,草木的叶子越来越黄,夜晚的风越来越凉,而黑夜正越拉越长。
作为秋天的两个代表性节气,寒露和白露因为都有“露”而紧密相连在一起。白露和寒露巧妙地分布于秋分前后,都以“露”来命名,说明都与水汽有关。但其前缀一“白”一“寒”,却代表着不同的内涵,反映了不同的气象与物候。
从时间上看,白露位于农历八月,处于暑热向秋凉的转变;而寒露则位于农历九月,处于秋凉向冬寒的转折。
从节气名称上看,白露是用颜色命名的。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此时草木尚绿,天气只是转凉而已,所以白露是秋天最美的时节。而寒露则是用冷热命名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白露之后便是霜降,草木枯黄,落叶纷纷,天气则彻底进入寒冷时节。
从气象上看,白露是夏与秋、热与凉之间的过渡;而寒露是秋与冬、凉与寒的过渡。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白露是“凉”,而寒露是“寒”,显示寒露比白露气温更低,昼夜温差更大,并且白昼更短。一个“寒”字,便由“露从今夜白”的温柔晶莹,变为“露从今夜寒”的清凉冰冷。
从物候上看,白露和寒露的代表性物候,都以鸟类的动态变化为主。白露节气一到,先头雁阵就往南飞去,所以白露的“一候”是“鸿雁来”,寒露“一候”是“鸿雁来宾”,多了一个“宾”字,以示先后之别。两者的“二候”,分别是“玄鸟归”和“雀入大水为蛤”,玄鸟(燕子)和黄雀也都是候鸟,一个在白露“二候”时已回南方过冬,另一个在寒露“二候”时还在枯水的河湖之滨觅食。两者的“三候”分别是“群鸟养羞(馐)”和“菊有黄华”,前者说的是各种留鸟开始存储过冬食粮,后者则揭示了在百花凋零的寒露,唯有菊花开得黄艳夺目,所以,鸿雁和菊花就成了寒露的代表性物候。
从人体的感受来说,俗语“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意即白露时节天气转凉,不宜裸露身体,尤其是晨昏之际,更要保暖防着凉感冒;而在寒露时节天气转寒,此时身体已能感受到寒意,不能再裸露双脚,以防寒从足生。
露重桂更香
白昼渐短,蒹葭渐老,
思念却不曾变更;
露凝烟冷,点染枫红,
真情却愈加深浓。
天寒露已浓,
愿君添衣保暖多珍重;
枫红菊正华,
惟愿莫负晚秋好时光;
深秋有美景,
祈愿岁月静好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