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月天求学记》300 2020年6月19日 星期五 晴
扫厕所的孩子有出息
中午遇到张老师,她正为安排二班孩子扫厕所的事情发愁:如果家长得知自家孩子在学校扫厕所,不知道会怎么想?原来,按照2020年6月9日《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劳动实践改善校园厕所环境卫生的通知》精神,要求“安排学生轮流负责学习厕所卫生,负责地面清洁、纸篓垃圾清理”。张老师很担心自己班上孩子去打扫厕所时,家长有意见。我表示,有打扫厕所这种机会,一定要安排伍月天去,因为他在家里经常搞卫生,还算经验丰富。当然,主动给伍月天请缨也是有私心的,那就是我坚信:扫厕所的孩子有出息!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针对“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提出“全党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劳动教育”。川师天娇积极响应号召,4月上旬就制定了《川师天娇关于全面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工作办法》,明确了学校劳动课程体系构建、劳动实践活动安排、劳动评价体系建设等。让天娇娃在动手实践、出力流汗中,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事实上,近几年我校相继建成了“农耕园”、“百花园”等劳动实践基地,师生通过亲身劳动实践,参与农作物播种到收获流程,喂养火鸡、山羊、兔子灯,参与“土豆节”、“杨梅节”等,品味了劳动的乐趣,体验了收获及分享的喜悦,接受了农耕文化的熏陶,感受了农耕文化“勤劳、服务、创造”的精神。学校一系列丰富多彩劳动活动的开展,目前产生了积极的教育效果:提升了天娇孩子的思想道德素养,培养了孩子们懂得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树立了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具备了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了良好劳动习惯。
劳动教育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形成合力,但个人认为家庭教育尤其重要,因为家庭在劳动教育中发挥基础作用。特别是对伍月天这样的小学低段孩子,我们家长要围绕劳动意识的启蒙,让他们在日常生活学会自理,感知劳动乐趣,并主动参与家务劳动。那怎么做呢,个人经验是抓住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鼓励孩子自觉参与、自己动手,随时随地、坚持不懈进行劳动,掌握收拾衣橱、叠被子、扫地等必要的家务劳动技能,每年有针对性地学会1至2项生活技能。比如今年疫情停课期间,我们要求伍月天除了整理自己卧室内务外,每天还要拖地。他之所以每天很卖力地把地板拖得贼亮,除了五元钱的金钱刺激外,应该也有为家庭尽义务的观念吧。当然,如果社区有义务劳动,带着孩子去参加就更好了,让他们在流汗中真切体会到劳动的美好和可贵、体会到为他人服务的自豪和满足。从这个层面讲,只要在家庭树立起了崇尚劳动的良好家风,我们家长通过日常生活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就大概率可以培养孩子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