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弃保守,拥抱变化,迎接未来

每个时代都有着她自己的灵魂,故而她特有着赋有时代色彩的价值体系和文化主流内容,因而生活在这个时代里的每个人其呼吸、灵魂必然也有着这个时代独有的气息。这也应是我们划分世代和文明的一个重要依据。

时代在前行,社会在变化,尽管每个时代有其独有的价值理念和文化主流,人们创造了她又被她塑造但当下的人反而更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一切生存的人和事而不是固守过去的经验和价值观来判断今日之事物尤其是发展趋势。否则我们只会被新时代抛弃,成为未来社会中的绝望者。

在这个信息翻量爆炸快速发展的世代,我们在面对旧事物的蜕变和全新事物的诞生时必须要怀有敬畏和谦卑,要以宽容和尝试接受的态度去欢迎它们。我们在保育它们生长的过程中其实也是在成长自我。

当然人们几乎都是谨慎而保守的,我们竭力地保全自己拥有的事物拒绝任何可能的风险,除非经过的敲打。但我们愈是如此在危机到来时反而没有任何反抗之力,我们只能是束手就擒乃至坐以待毙。

古人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许多的趋势、变化的发生往往都是“润物细无声”的,待到我们真正感知时也许已是量变到质变的翻天覆地了。

虽然未来是不确定的但未来更是美好的。这是因为未来的美好不容否定,否则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在白费功夫,否定的结果是我们将丧失继续生存的勇气。因此承认未来的必然以及ta的不确定性就意味着我们必须接受事物的不断变化并努力去参与改变。

我们每个人生存环境的全部就如同一口小小的水塘,我们都希望自己是水塘中唯一的鱼,这样我们就可以避免竞争从而无忧无虑的快乐生活。我们因为害怕别人与我们来争抢拥有的事物,所以自以为聪明地切断了一切活水的来源。这样看似是在保护我们的既得利益,其实不过是选择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慢性杀死自己。没有活水带来的新养分以及清除生存的垃圾,我们的生存环境和精神世界只会越来越糟糕,最后的结果只能是我们或被饿死、或窒息、或因孤独而疯狂。

总之这样的一口我们独有的水塘带给我们的绝不是光明的未来和特别的幸福而只会是绝望和死亡。

世间的变化其实是无时无刻无处不在的,也许正是因为变化的这种普通性反而让我们忽视了变化的重要性。世界是运动的就如同我们无法阻止时间的流逝,我们每个人都在如此遭遇着。正如我前文写着的谁都有未来,区别只在于你是积极参与还是消极接受。既然我们无法阻止和否定未来,那么我们就应该图画一个美好的未来并努力去构建。

我们生存环境的全部依然只是一口小小的水塘,它或许平淡无奇,但当我们积极参与改变自己人生的活动后必将连通更多的活水源头。

我们有了改变的动力和源力但更为重要的事是我们还必须掌握触及改变、趋势的能力。在我看来,唯有持续不断地终生学习才能使我们对于世界和人事的变化有着敏锐的感知。南宋时期的大学问家朱熹曾有诗《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就很好的说明了人只有不断学习,接受新知识,头脑才能保持清新,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并创造美好的世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当你越来越相信一切都是注定好了的时候,你会更淡然地去面对生活,面对生活的兵荒马乱。 第一次相信命中注定,是填志愿的...
    花椰菜酱阅读 739评论 0 0
  • 题目大意这是一道加权并查集的题,题目意思没什么好说的,直接看样例;样例第一行输入两个数字 n ,m,接下来m行是两...
    陌路晨曦阅读 121评论 0 0
  • 今天还不错,虽然有点累,但收获不小。思想像一根紧绷的弦,还有点挂念孩子,或者我应该早点回来给她通个电话。明天晚上一...
    夏夜冬日阅读 145评论 1 1
  • 幼时读文字“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瑞雪兆丰年”,当时傻傻的自己满脸疑惑,不明白原由是什么。直到后...
    娄仙阅读 345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