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读书因为我相信“开卷有益“,我喜欢读书因为我相信"书到用时方恨少",我‘喜欢读书因为我相信“腹有诗书气自华“,当然还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我读书很杂、很快,不断地找书读,生怕错过了好东西,为了速度我很少做笔记,认为能记住的就是能感动我的,也才是对我有用的。
然而,在读书的过程中时不时地怀疑,我这么读书真的有用?是不是浪费时光?因为“气“没有自华,在人际交往中还是凭性情,处理事情还是凭感觉;没有“千钟粟“,还得朝九晚五疲于奔命,为“五斗米折腰“;更没有“颜如玉“,呵呵!是不是我的书还读得太少?因为网上有人说每年要读两百本书,我离这个量还有一定的距离。
有问题还得从书中找答案。有本书讲读书要掌握临界知识,并列出了要掌握的普遍原理,我认为有道理,他让我认识到要读能够改变自已行为的书,这一下就让我从要读的书单中刷掉大半的书。《未来简史》中说在中世纪的欧洲,获得知识的主要公式是:知识=经文×逻辑;科学革命的知识公式:知识 = 实证数据×数学。人文主义提供了另一种选择:知识=体验×敏感性。抛开前两种不谈,第三种对我启发很大。
只有经过深刻体验的东西才能变成自已的。比如学游泳,不管你学多少理论最后只有在水中体验,只有多喝几口水才能学会。不管你学了多少健康养生的知识,如果不改变自已的生活习惯、不持之以恒地锻炼一切都是白搭。释万行在《降服其心》中说:光从理论上下功夫,又是所谓的“明理未亲证”,如数他人家珍,终非自家宝藏。修佛要亲证,否则只能成为一个佛学者,不能成为修行者,更不能圆满。现在流行王明阳的知行合一理论,更是证明了,体验、实践对知识的重要性。
要有深刻体验必须有一定的敏感性。没有敏感性或者说是悟性是无法通过体验对知识进行内化的。而敏感性的培育首先要戒除的就是浮燥,只有静下心来才能更好地体验。欣赏艺术作品需要敏感性,只有代入式的体验才能获得艺术享受;修身养性,培养自已的气质也要保持一定的敏感性在生活中体验,有人提出人生三境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听万人言;这三个境界也强调了敏感体验的必要性,经过三个阶段体验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也许气自华了。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古语云: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要读书,要有选择的读书,不同的书用不同的方法读,更重要的是学以致用。我相信古今中外的圣人、名人引诱我们读书的东西可能真的能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