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抗美援朝纪念日的福,这些天电视上各个栏目都在演抗美援朝的纪录片,虽然那段历史我早已耳熟能详,可我酷爱军史,对纪录片尤爱,百看不厌,这次真让我过足了瘾。
今天演《上甘岭》了,我觉得这部电影是最接近事实的了,可是负责这场战役的崔建功将军说:“和事实差远了。打仗哪这么容易?好人死不了,敌人都死了,那仗要是这么好打,我这个师长就太好当了!”
有个参战老兵说,电影里的坑道简直像天堂一样,实际上坑道里特别肮脏,空气污浊、闷热、血腥,让人无法忍受。
小时候常看这部电影,觉得轰隆隆、哒哒哒地打炮打枪,特别精彩,那个通讯员去炸碉堡壮烈牺牲也让我们很感动。
但是,自从我读了《决战朝鲜》这部书,才了解到那场战争的惨烈超出想象,特别是上甘岭战役,如雨的炮弹震耳欲聋,阵地上血肉横飞,许多坑道被炸塌了,一个在坑道里的小战士活活被震死了,好多战士被震得嘴角流血,那得有多么的难受!
军事专家萨苏说过一件事:在坑道里,有的战士因为伤势过重牺牲了,坑道里温度又高,尸体无法保存,就两个人抬着,喊个一二,扔了出去。不一会儿,就被炸没了,就“炮葬”了。
在那场战役中,王成式的牺牲仅在崔建功将军的四十五师就多达三十多位!身边的弹药没有了,打红了眼的战士抱起仅有的爆破筒冲进敌群同归于尽!英雄的壮举只为了临死前阵地还在我们手中的满足。
正因为有了这些了解,所以现在看《上甘岭》,心里的感觉与以往不同,看着送补给的战士们一批批倒在了敌人的火网下,看着通讯员把爆破筒塞进敌人的碉堡后用身体压住……那一刻,我泪流满面。因为,那些都是真的,而且,火网里倒下的还有很多热心的朝鲜老百姓。
我军的炮火虽然比敌人少好几倍,很多美国兵还是被吓出了恐惧症,多年后仍然心有余悸,不愿提起那场战役。
松骨峰战斗的幸存者李玉安也不愿意回忆那段往事,老英雄只是重复着一句话:“太惨烈了!太惨烈了!那么多身边的战友,在那一仗,都没了!”
英雄团的老团长范天恩说:“谁愿意打仗啊?老死人。国家需要你上,要是都不上,那国家不就完了吗?美国人不让我们安心搞建设,我们就得上,流血牺牲,摊上谁是谁。”
这就是我们共和国的战士!正因为有了他们的勇敢担当,有了他们的巨大牺牲,才有了今天的山河无恙,国泰民安!
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