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身边是不是都充斥着两类人:一类是每天抱怨一切都难,做什么都不敢尝试的人;另一类是很积极地面对生活,勇于学习新事物,并且对自己的目标常年坚持的人。其实这两类的区别在于人的底层认知,两种不同的思维其实决定了一个人最终走向哪里。
那我自身的经历来看,先说在简书上写作这件事,我应该已经参加了3次日更活动,前两次都是因为中间有间隔没更新,我以为没过6天就会有一张新的复活卡可以用,谁知道复活卡至始至终都只有一张,除了会员才可以每月都发放新的,而断更直接导致了,日更记录直接归0。又一次从0开始,这让我非常沮丧,甚至一度开始怀疑觉得我不要再继续了。但是最终还是理智克服了情绪,我一直坚持写作,虽然日更挑战里有某天断更的情况,但是我的文章记录整体在累积,从年初开始到现在也已经陆续写了50篇了,字数也超过了4万字。
我讲自己坚持写作的故事,其实是因为我从中感悟到:任何事情没有一帆风顺,更不是线性发展的,而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谓的兴趣爱好,当你面临困难和不顺利,有时甚至是看上去直接归零的努力,这种情况下,是否还会坚持才是最终决定了你可以走多远的决定因素。换言之,就叫绝不轻言放弃。
再说到,那些让人崩溃到想放弃的瞬间,本质的原因是你觉得你的努力泡汤了,你觉得你的努力毫无回报甚至是时间的浪费。比如说一些减肥的平台期,很多人恰恰是在这个时间放弃的。再比如,连续30天坚持背单词,英语成绩却没有很大的长进。这些时刻就是最能一下就击垮人的意志力的,80%以上的人放弃可能就是在这些时刻。但在我与那些牛人接触之后,我逐渐发现,他们只所有优秀,就在于有坚定的信念,能撑过人生的每一个高潮的低谷。我不免想到了马云说过的一句话:今天很残酷,明天很残酷,后天很美好,大多数人死在明天的晚上,而看不见后天的太阳。
在这里,我除了要强调坚持的重要性,还有就是那虚幻地认为努力没用的错觉。其实我想换种说法,叫努力暂时没用,只是暂时而已。你坚持的时间短自然没用,你坚持的时间长自然有用。但是大多数人并没有长期的意识,人人都希望能够很快见到效果。但殊不知,那些伟大全部都是“熬”出来的,是不管顺境逆境都坚持做好自己。比如读书,很多人只读了三本五本,就开始想要有很大的变化,如果没有,他们就开始怀疑读书对自己是没用的。如果你一直报着这样短视的想法,不仅读书做不到博览群书,在做任何事我相信都很难成功。因为,越大的成功,越需要耐心。
我不禁想到杨绛先生的一句话:“你的问题在于,书读的太少,而想要的东西太多”。不管是读书,学习,还是工作生活,都是在循序渐进中完成进化。那些你读过书,你走过的路,都会在你的生命中化为你的血和肉,融进你的气质和身心。
所以,不要怕,不必慌,不要急。耐心播种,等待收获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