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讨厌学习?
孩子在学习中有两个循环,一个是良性循环,一个是恶性循环。
恶行循环是,当孩子学习落后的时候,会产生消极负面的暗示。
第一步是学习落后。
第二步是消极暗示,时间久了。
第三步负面信念。
第四步厌学行为。
第五步学习更加落后。
这是恶性循环的闭环。
良性循环是即使学习有落后或学习有进步,产生积极的暗示,形成正向的信念,形成爱学习的行为,学习会更好。
通过两个循环,我们可以看出最关键的点,不是孩子的成绩好与差,是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是积极暗示,还是消极暗示,将是影响孩子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动力的关键因素。
我们重点关注消极暗示环节。
我们经常会说,事情发生的好坏不重要,想法和看法才重要。
这个对整个事情的学习状态非常重要。
消极暗示背后是消极情绪。
有一次开家长会,有个孩子不停的开关灯,会影响会议的进行。
大部分父母的反应会说,快滚,不许捣乱。
越这么讲这个孩子可能越捣乱,因为很多孩子就是调皮的。
想想怎么办呢?
这么说:
这位同学今天这件事就交给你做了,他说什么事。
你从现在开始到中午吃饭还有3个小时,你就一直这么做,到中午不给你饭吃。
你会发现这个孩子从刚开始开心的捣乱到有心理负担的做这个事,很快就不干了,离开了。
其实事情的本质是,给他添加了负面的情绪,消极的心理暗示。
邻居家有个宝宝,长时间由奶奶带着,于是问她:你是喜欢和妈妈在一起,还是喜欢和奶奶在一起。
结果她说想和奶奶在一起。
因为前段时间奶奶逼她喝中药,她非常讨厌喝中药。
于是说,好的,那找奶奶喝中药吧。
她立即说,不去不去!
其实当给她提醒这一点的时候,她就把喝中药的恐惧叠加到人身上,反倒从以前的喜欢变成了不喜欢。
所以,父母要非常在意平时说过的每一句话,哪怕是无心的话,其实有可能渗透的孩子的潜意识中,形成消极暗示,影响他的思想和行为。
我们要鼓励孩子,不要批评孩子,然而在生活中都是在挑剔孩子的问题。
比如:
父母经常会说,为什么不按时完成作业,做事总是马马虎虎磨磨蹭蹭,脑子太笨了等等!
孩子最初对自己的看法,源于父母对孩子的看法。
当我们给孩子灌输行的信念时,孩子就会认为自己行。
当我们否认孩子的信念时,孩子就会认为自己不行。
父母应该挖掘孩子的进步点,在朋友的圈子里大势宣扬进步点,形成积极的暗示,孩子表现出不一样的行为和思想。
所以,要管住自己的嘴,说过的每一句话过过脑子,智慧的父母宁愿慢一拍,也要把事情做正确。
错误方向的付出,停止就是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