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可以在一些关乎日常生活与人际交往的文章评论下看到一些人言辞激烈的进行指责,对象可以是任何文章中的人物,甚至会把矛头指向作者。看到文章下有这种评论总让我感到不舒服,因为很多事本就无法单纯轮对错,这样的二元思维让我看的非常难受。
最近有一篇文章刊登了读者来信,接着会有作者的一些见解。这位读者不想离婚,但是由于丈夫的确有些让她不满意的地方,又有点犹豫。所以来问这个情感博主的建议。这位博主的主张是让读者反思自己,提升自己的认知才可以抓住丈夫,但是其中有些言辞激烈。评论区开始争吵。指责来信中的女主男主,甚至这位博主。这些评论无不透露出一种二元思维,单纯轮对错,只要认为某个人对的,其他人都可以是指责对象。甚至直接劝女主离婚的。我看完了整个评论区,越看越气,越看想法越多,最终还是决定写下来,真是不吐不快。
1、有些人真的低估人性,太理想化了。婚姻本就是脆弱的,不是进了婚姻就一定两人相守相望,白首不离,这是责任,也是美好愿望,但这不是现实。现实就是,不管男女,如果对方提供的价值不够,就会有矛盾甚至最后分开。要么挣得多,要么提供情绪价值嘛。婚姻是需要我们共同经营的,不是随心所欲的。人性丑恶但我们同时也心向阳光,我们都想过到好日子所以也要为之付出努力,我们得抵抗人性阴暗才可以,不管是自己的还是对方的。结婚不是你和对方的人生在那一刻定稿了,而是你们要一起去书写历史。
我想起母亲有次和我说,你挣得不多就得多做点家务(我和妻子收入相当)。我的母亲原来早就活通透了哈哈。
2、断章取义,片面正义。女主其实是不想离的,从这点出发这位博主给出的建议是女主要反思要提升自身认知。有些人断章取义地认为女主被打了,被博主说她被打是有理由的,就抓着这点不放。完全不管女主的目的是求助于这位博主,而博主说话的目的是为了给女主建议。这里想引用罗翔老师的话,太适合你们了:个体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有许多隐秘的事情我们并不知晓, 因此个人对于正义的理解一定是片面的。凭借个体对正义的有限理解去 「匡扶正义」 很有可能出现灾难性的后果。
3、共情过度。这里仅仅是女主一家之言,细节真实性本就有待考量的,需要理性去看待。但是有些人真的入戏太深了,你们这样发泄情绪对女主来说其实没有什么参考,除了激起她的一些情绪就没有然后了。你们真的共情过度了,仿佛自己成了女主,但带着情绪你们的建议也是有失偏颇的。女主的意愿其实是不想离,是想在目前的情况下找到出口,你们简单粗暴:离!离了然后呢?你们会关心女主后来怎样么?
我最近也经常关注知乎平台的一些问题,发现很多问题其实可以拆分成好几个小问题,有些小问题还可以看到题主问问题时的思维,这个思维本身的合理性都需要进行讨论。所以很多事真的无法简单化思考,但还是可以看到评论区有二元思维下的产物被表达成了文字。这些文字可是会被互联网一字不漏的记录下来呀。或许现在虚拟的公共环境下发言并不会有什么法律责任,但哪天咱们自己看到了过往留下那些文字,会不会因为当时不成熟的文字感到不好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