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我是骆长珊今天是2017年1月14日,今天是我每天一篇文章的第五十三篇。
今天是黄帝内经的第三篇《生气通天论》,世人常说以教为学,于是我每每看了好的东西便是想说上一说。我正式对待中医时便也决定了每天一篇,给人看的同时,也是对我自己领悟的检验。
生气,即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阴阳二气。通,有相应统一贯通之意。天,即自然界。由于本篇阐释了人体的阴阳二气,与自然界息息相通之理,故名生气通天论。
《生气通天论》篇其实是在揭示人体之气和天气是相通的,如:“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这其实也是“整体观”哲学思想的体现,因为人不是独立存在的,是和天地共存的,虽不能说能长久得和天地共存,但是人的存在,是和天地相互感应的。
同时也描述人体的卫气、营气、阴气、阳气和五藏之气的功能,如“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并以此来说明人体健康的一个标准,就是阴阳调和,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在论述人体五藏之气“肝心脾肺肾”和对应的五味“酸苦甘辛咸”之间的联系,又道出了“长有天命”,就要“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这也是对健康的身体状态的一种描述。
具体得知,我们的饮食五味与我们的身体息息相关。酸入肝,过酸之后,就会肝气偏盛,乘其所胜,脾气衰竭。苦入心,过苦之后,心气受损,自伤本脏,心跳急促,烦闷,面色晦暗。甘入脾,过甘之后,自伤本脏,脾失运化,水湿停滞。辛入肺,过辛之后,肺气偏胜,经脉损坏,耗散精气,精神损伤。咸入肾,过咸之后,肾水偏盛,无所不是,肌肉短缩,肾水不足,自伤本脏,骨气劳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