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胜于刀剑

憍泄者,人之殃也;恭俭者,偋五兵也。虽有戈矛之刺,不如恭俭之利也。故与人善言,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故薄薄之地,不得履之,非地不安也,危足无所履者,凡在言也。巨涂则让,小涂则殆,虽欲不谨,若云不使。

                                                                          ____ 荀子 《荣辱》01

荀子说,骄矜自恣慢侮他人是会招致灾祸的,而恭敬俭朴则可以抵挡任何武器的威势。纵有金戈铁矛,锋刃晃晃,不如具备恭敬俭朴的品德作用大。

刀枪剑戟,虽然寒光阵阵,近身相搏,有生命之危,但危险来自明处,可以力战,可以躲避,可以逃跑,它的作用总归是有限的。

待人恭敬,不凌驾于他人之上;生活俭朴,不作非分之想,不与人争权夺利,危险消于无形,自然比真枪真刀冲锋厮杀,作用更大。

所以,与人交往,良言相对,给人温暖胜于棉布玉帛,恶语伤人,给人的伤害比长矛钩戟带来的创伤还要深痛。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相加六月寒。言语是用来沟通,增进相互了解,消除隔阂的,而不是制造矛盾和冲突的。视人如己,与人为善,待人以诚,给人以爱,别人即使不能投桃报李,大凡也不会恩将仇报,如此给自己营造一个和谐安宁的环境,自然是非不起,纠纷不兴。而且予人玫瑰,手有余香,暖人悦己。

在荀子看来,只要我们好学圣王之道,内化一下,一言一行合乎礼义,灾祸自然不会找上门来,即使遇到逆境,上天也不会把它演化为对你的灾难。反之,自私自利,心胸狭窄,锱铢必较,强词夺理,一定要在言语上压人一头,甚至尖酸刻薄,揭人之短,或者污言秽语,辱人尊长。自然众叛亲离,难免孤家寡人了。

所以,荀子接着说,面对广大荒凉的大地,却无处落脚,不是大地不安稳。人生在世,腿脚抬得高高的,却战战兢兢地感觉无处落足,大凡都因为言语不慎的缘故。

坦途大道,人多拥挤,不得不避让;偏僻小径,人烟稀少,则有不测之险。无论选择大道还是小路,即使想不小心谨慎,实在是身不由己,不听自己使唤呢。

如果被荣辱牵绊,自然感觉碍手碍脚,踟蹰难进,甚至寸步难行。人生荣辱虽是身外之物,却取决于每个人的内在修养。这修养的第一步就是言语了,不是一定要舌绽莲花,更不可花言巧语,而是要心生善意,发乎中,合乎礼。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原文】 憍泄者,人之殃也;恭俭者,偋五兵也。虽有戈矛之刺,不如恭俭之利也。故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
    钱江潮369阅读 1,079评论 0 8
  • “一句良言三冬暖,半句恶语六月寒”什么样的场合该说什么话,而不是张口就来,话说“祸从口出不是没有道理。” 生活中不...
    为何不可阅读 1,230评论 11 17
  • 少说六种话 水深不语,人稳不言。 人,说得越多越委屈,静而不宣是睿智。 说话的力量,只有在合适的场合能发挥出恰如...
    易用堂堂主王易用阅读 217评论 0 1
  • 即使有锋利如戈矛一样的武器,也不如恭敬节俭的良好品质对人的影响。 这是荀子讲恭俭重要性的一句话。 在荀子看来,言语...
    XM晓明同学阅读 101评论 0 1
  •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是中国古代先秦时期著名的黄老道家典籍[1-2] 《太公》的兵法部分。中国古...
    汉唐雄风阅读 1,672评论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