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而就有追求安定生活的能力,这是写在人类的遗传基因中的,是我们无法抗拒的天性。
工作不过5-6年,就有同学在我面前提及再工作10年,等他积累到300-400万元了,他肯定就不工作了,要在40岁之前退休,要好好地享受人生。彼时我还只是一个月收入在万元左右的职场小中层,听到他的构想很是有点羡慕,因为我还需要为自己的吃住行支付几乎70%以上的月收入,唯一可以被承载希望的就是自己的年终奖,还好我一直都努力工作,每年年终奖还算可观。
工作过了10年,又看到身边一个自己创业的闺蜜,从容地积累了几千万的身家,也在我面前提及她要在40岁之前获得“财富自由”,早早退休,环游世界,好好地体会人生的美好。
我也从听到时的羡慕到迷茫,仿若是在不知不觉中,“财富自由”这个字就被大家顶到了一个梦想的高度,工作成为大家避之不及的蛇蝎猛兽,刚毕业的学生都是策划着要用几年的时间让自己脱离工作状态,不用听人指使,可以自由自在的享受人生。
然后我又看到了身边也有几个北京的朋友,因为拆迁赔偿,一下子获得了几套房子+千万的赔偿金,有立马向公司提出辞职的,也用继续工作的。
面对不确定的状态,人们会心生恐惧,感到害怕,为了抵抗这种害怕,人们会选择工作来改善这种不确定性,以获得确定状态,但是因为获得确定状态,人们就会面临工作中种种烦琐的、重复的、无聊的工作,让人们倍感觉压力,从而会怀疑自己生存的意义,想要逃避这种压力。
但是,财富积累并不能带来自由与生活幸福,这是三个不同的概念,财富,指具有价值的东西就称之为财富,包括自然财富、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等。自由,普通人真正要追求的是选择的自由,特别是“别人都这样选,你可以不这样选”的自由。生活幸福,幸福属情感世界.是一种感觉.即人一种满足感,是人们看待自己所拥有的态度。
你看,这是三种完全不相关的概念,可是被生硬地拼接到成"财富自由“=”生活幸福“的模式,这难道不是一眼就应该被辨识的伪命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