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我想看一眼三亚市区长什么样子,看看这边旅游城市到底有没有什么具体的不同。
细细的感受了一天,与想象中有些差距,我把三亚市分成了两个模块:市区与海岛。
首先我们看市区广告主要有哪些:
①、租豪华游艇的一些旅游公司
由于三亚得天独厚的旅游条件,直接在大部分人心中定义成旅游城市,度假城市,没办法,这里确实海多,岛多。来这座城市必要游玩项目便是水上的各种项目,且气候适宜,从北方过来,换成半袖短裤沙滩鞋,坐游艇,赏夜景,还有很多比基尼美女。
在市区穿行的会有很多中巴车,车身上的标语:海南旅游客运。
②、租车广告
到了冬季,来三亚的有三种人:
1、老板过来过冬,度假;
2、过来旅游,拍婚纱照,呆一个礼拜到半个月左右;
3、来南方工作,边度假边工作,候鸟一样,过完冬就回去了。
(举个例子感受一下三亚冬季的人流量,现在冬季高尔夫球场每天接待200~500的客人,而在夏季这里的接待量在30人左右,冬季球童在230人,而夏季球童也只有30人左右。)
老板们的出行总是需要解决的,大概三种方法:1、钱多,直接在这边买一辆;2、从那边直接邮过来,人到车到(这个我也是第一次听说。);3、直接租一辆,用上几个月。
第三种要方便的多,也确实是很多人的第一选择。
租车公司的客户主要是面对老板,打工者的出行主要是共享汽车,各有各的选择,旅游的人会有旅游客运。
③、各种海鲜
海鲜就不说了,沿海城市的特产,一般吃海鲜都是自己去海鲜市场,想吃什么自己买好,然后找到饭店帮你加工,饭店主要收取你的加工费。
大的海鲜餐厅也不直接告诉你这道菜多钱,而是按克数收钱,当然,一般我们吃鱼也是按斤收费的。
其次我们感受市区建设与海岛建设:
休息一天,我租了一辆车到了市区,我的习惯先去书店,就导航了一个市医院旁边的商城,停了车坐公交去的,我没想到公交会那么小,只能容纳20个人左右,也很陈旧,也支持微信支付宝付款,但也给我一种它只是为了迎合互联网时代的变化,勉强适应,将就的搞了一个可以扫码的机器。
我下了公交,看到商城有些失望,看上去就是有年代的旧建筑,去了书店,感觉这种城市并不注重人文,它经典名著也不在显眼位置,为了有个书店而有了一个书店,我并不是想它要建造成网红书店那般,但书店却没有一个阅读环境。
我走去了第二个商场,找了个陕西面馆吃了个油泼面,花了35元,有些吃不起的感觉,真心觉得贵。
我问一个北京客人:“海边,海岛全是五星级酒店,假日酒店,甚至酒店本身都成了旅游景点,而市区内确实街道窄,建筑旧。”
客人:“一年就这个时间段最挣钱,咋们来之前他们都蓄势待发,可是物价上涨之后,对来的老板们又没什么影响,多花了一两万而已,但自己本地的市民怎么办呢?都面对的是统一的物价啊。”
“五星级酒店都是各大开发商搞建设,打造一个个旅游景点,海景房,独栋别墅,小洋楼,三亚本身又没钱,就是一座消费城市,又没有什么大的产业支撑,很多人养成了习惯,整个冬季就要挣一年的钱。”
“这里对旅游者很好的,整个三亚都在为你服务,对本地的人反倒不怎么'友好'。”
我下午的时间去了三亚千古情,呆了一整个下午,看了关于三亚的一些历史传说与发展,立刻在我心里蒙上了一层滤镜,能感知到三亚的美,也能看出三亚的挣扎。
三亚的确令人神往,海是美的,景是美的,同时三亚无时无刻也在打击我,“琼B: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