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些许年,有过欢笑,有过伤心,也有过困惑。当年师范毕业时,满满的雄心壮志,满腔热血,一心为学生。奈何,现实如此残酷,很多很多的事,分散着注意力,理想与现实差距越来越大。
有一年跟大学同学聚会,就着当年的梦想展开了讨论,在其位才知酸甜苦辣。但是,不管现实如何,作为一个老师最基本的就是要会上课,懂得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交流,用知识去传播思想,感染学生。
今天晨读材料介绍了《用图秀演讲》,突发奇想,是不是也可以用演讲的方式来上课?
1.利用“三个水桶”,做好备课
三个水桶:我的想法,我自己,我的听众,迅速知道整个上课的过程。
我的想法:熟悉教材,根据自己的教材理解。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情境。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我自己:常常听到这么一句话:一样的教案,不同的老师上出来的效果是不同。老师也要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最符合自己的“演讲”方式进行上课。
我的听众:清楚孩子的年龄特点,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孩子需要提高到哪个层次,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如此备课,可以让我们胸有成竹,自信从容的做好上课准备。
2.讲好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听专家的课,常觉得意犹未尽,在与学生的轻松聊天中,课就上完了,关键课的重点难点都突破了。
材料给我们介绍了一个方法:PUMA模式
P(上课主题):我们上课的时候,提供给学生一个教学情境,引入我们上课的主题。
U(基本线索):引导学生一步步通向主题,这个过程需要很多的线索,这些线索可以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或者是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来实现。
M(信息细节):为了让我们的课堂更加生动,故事讲得更有吸引力。我们也常常借助教学工具,比如:课件,影像,模型等等,这些信息丰富了我们的线索,帮助指引主题。
A(整体架构):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要牢牢把握课的整体架构,不偏离主题方向了。
用讲故事的方法来上课,化繁为简,深入浅出。课堂气氛活跃,既吸引学生注意力,又轻松掌握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