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条巷子里看见他在前面走。这是一条很长的、僻静的巷子。……他高高兴兴,大摇大摆地走着。忽然回过头来看看。他看到巷子里没有人,忽然大声地、清清楚楚地吆喝了一声:“捏着鼻子吹洋号!……” ——《职业》
我一直记得汪曾祺先生笔下的这个片段。放了学的孩子把吆喝的几个字眼改了,变成了有腔有调的“捏着鼻子吹洋号”。终于那个一本正经卖糕点的小大人也忍不住,在无人的地方畅快得把这七个字喊出声来。
但我是不敢说出“捏着鼻子吹洋号”这类话的。也不敢做这么新奇的事。“遇有唱花灯的、耍猴的、耍木脑壳戏的,也从不挤进人群去看”——即使暗地里渴望的种子在生长。我只会一板一眼地做“椒盐饼子西洋糕”的事情。
所以我大概患上了精神上的“心脏病”,接受不得大刺激,也受不了任何脱离原轨的举动。哪怕这举动背后是机遇。
1、
公选课的时候,我选了《汉英演讲与口才》,授课老师姓马,人称Miss马。她上课讲了不少关于口才和为人处世的技巧要点,内容简洁精辟很适用。从第一次上课开始,Miss马开课前都会留十分钟,让我们上台自由发言,话题不限。来听课的两百多人,在半个月里或多或少有了尝试。
从一开始的无人响应,到后来陆陆续续有人迈上讲台。有个女生很开心地展示了关于柯南的ppt,虽然全程的排版不忍直视;一个男生磕磕绊绊念完了英文演讲稿,他说这是他第一次上台发言。
不得不说,那次我也心动了:都是不认识的人,为什么不去尝试一下?就算出糗也什么尴尬。
只是一些小话题,我却把演讲稿誊写了一遍又一遍。那天我坐在台下,听不清讲台上的人在说什么,手心一阵阵冒汗,腿也发麻,心跳得厉害,甚至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Miss马问还有没有人要发言,有个女生举手示意后走上前去。我攥着稿纸的手一松,浑身都瘫软下来。最终我把它默默地收进抽屉。
这并不是第一次,也并不是没有发生过类似的状况。有时候想尝试,一到选择的时候,就有声音对自己说:这很出格,并不适合你。
就像体育选课,明明很想去健美操班,但觉得自己跳不好,所以选了很好混的体育养生,和老爷爷打太极,练舒筋平血功;很想做份兼职体验一下,怕当家教什么都不懂,去发传单、当服务员怕吃不了苦。最后干脆不了了之。
我还没有20岁,就已经开始畏手畏脚。不接受未知,也不敢尝试。人生百味,我选择了自认为最温和的那种,然后对自己说:你选这个就够了,其他的都不行。
2、
朋友大舒,坐标长沙。刚进大一,她就加入了大学生创业团队,主要是销售电子产品。刚一开始,很多人都不看好,现在创业,前景未知,没钱没时间没精力,干嘛不老老实实待到毕业找份安稳的工作?
她只说,她喜欢忙碌,或者去体验新的东西。这些,于她而言都是享受生活的一部分,她能学到很多。
确实,看着她在朋友圈晒的点滴,一开始的艰辛打拼,到后来团队队伍不断扩大,办公室的地点换了又换,现在的她已经能够小赚一笔,有能力负担自己的生活费,买自己喜欢的化妆品,没事和朋友去各地旅游。她现在偶尔也碎碎念,当初要是没有去接触这些,还不知道在哪个角落里玩手机。
说实话,我很羡慕她,不是因为她能在课余赚多少钱,而是说干就干的勇气。从浅尝辄止,到逐步深入,走的每一步都未知,但正是因为这份意料之外,所收获的才让人更加惊喜。
再看看我,过得简直不忍直视:吃饭睡觉玩手机。日子太安稳,已经长出了双下巴。
3、
我以前一直用“我的人生是追求安稳而不是极限挑战”来安慰自己,可实际上这只是我不敢尝试的借口。
因为畏惧失败,所以把一切不稳定因素排的远远的;加上循规蹈矩的心理状态隐隐作祟,对未知的东西选择放弃。更深层的,是于人于己的不信任:我不相信我能做好一件事,索性敬而远之。
饶雪漫说“风平浪静的人生是中年以后的追求”,我总不能还没有20岁,就在过中老年的生活。那我对自己说,“椒盐饼子西洋糕”该换换了。
4、
如果你已经知道1+1=2,那你也该试试学新的东西了。
大水当背包客不过半年,已经独自去了很多地方。之前他邀我去南岳,我二话没说就拒绝了他,不过心里的纠结又是另外一回事。这次他跟我说准备国庆骑行到另外一个相邻的城市,不过尚在研究路线,考虑可行性。
如果这次他还来“邀请”我的话,那我就“勉为其难”接受吧。虽然我不是太会骑自行车,但是我也想试一次骑着车,在路上、在风里喊一句“捏着鼻子吹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