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法国电影《巴黎夜旅人》,是2022年的冷门佳作,讲述了巴黎一个普通家庭的故事。
女主伊丽莎白,患有乳腺癌,在两个孩子读高中的时候,丈夫有了新欢,抛弃了她和孩子们。
伊丽莎白跌入了人生谷底,生完孩子就没再工作过的她,必须要找到一份工作,才能让生活继续。
即便如此艰难,伊丽莎白依然收留了无家可归的流浪女孩塔露拉。
四个截然不同的灵魂,在巴黎努力生活着,观看完这部电影,心中激荡着网络上流行的一段话:
请你务必,一而再,再而三,三而不竭,千次万次,毫不犹豫地,救自己于世间水火。
02
我喜欢伊丽莎白与孩子们之间松弛又亲密的关系。
女儿朱蒂特读高三,热衷于政治运动,满怀社会理想。
儿子马蒂亚斯读高二,热爱写诗,飘忽不定,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一次吃早饭的时候,伊丽莎白给孩子们念了前一晚“夜旅人”电台的读者来信,朱蒂特和马蒂亚斯鼓励伊丽莎白也给电台写信,深信伊丽莎白写得更好。
陷入求职困境的伊丽莎白,试着写了一封真挚动人的信,打动了电台主播,得到了电话接线员的工作。
“夜旅人”是一档深夜电台节目,讲述流浪旅人自己的故事。
伊丽莎白读过心理学专业,生孩子之前做过文秘工作,有着强大的共情能力,能很好的感受听众,聆听他们真实的内心。
一次深夜节目录制时,伊丽莎白认识了塔露拉,一个常年漂泊、居无定所的小女生,伊丽莎白让塔露拉暂住自己家的阁楼。
四个人生活在了同一个屋檐下。尽管每个人有着不同的精神世界,但是他们能够互相贴近,互相拥抱,享受音乐,享受美食,感受对方的体温,感受最真挚的善意和爱意。
03
电影截取了三个年份发生的事情。
1981年5月10日,塔露拉初次来到巴黎。
1984年冬天,伊丽莎白被丈夫抛弃,找到了电台接线员的工作,遇到了塔露拉。
1988年,电台为伊丽莎白庆祝生日,她在兼职的图书馆遇到了雨果,朱蒂特开始独自生活,马蒂亚斯在塔露拉住过的阁楼写作,塔露拉再次来到伊丽莎白家。
影片把十年内发生的小事情、流水账式的日常生活,拍出了轻盈、浪漫、梦幻的文艺感。
有一个情节是伊丽莎白和马蒂亚斯去探望朱蒂特。
伊丽莎白不舍从家中搬出去的朱蒂特,朱蒂特抱着伊丽莎白安慰,三个人轻松自在地聊天。
回家的路上,马蒂亚斯骑车载着伊丽莎白,伊丽莎白紧紧搂着儿子的腰,在浪漫的BGM中,穿过巴黎的街巷。
塔露拉好转后,四个人一起吃饭聊天的情节,也是非常优美、浪漫且动人的。
一切似乎回到了塔露拉初来的时候,伊丽莎白举起酒杯说,敬有你们在场的快乐,感谢你们在我身边。
一切的一切,像巴黎的夜色一样摇曳醉人。
04
塔露拉是一个特别的存在。
她出生于破碎的原生家庭,年纪轻轻就开始流浪,独自行走在深夜巴黎的大街小巷,一刻也不停歇,是真正的巴黎夜旅人。
塔露拉和伊丽莎白结缘于“夜旅人”电台,两人都是电台的忠实听众。
塔露拉还喜欢看电影,刚开始因为天冷去电影院取暖,后来就爱上了电影,电影可以让她忘记自己,忘记烦心的事情。
塔露拉像一只没有方向的小鸟,飞到了伊丽莎白的家中,又飞走了。
4年后,一团糟的塔露拉,出于求生的本能,再次来到了伊丽莎白家,她神志不清,染上了毒瘾。
家中三人无条件接纳了塔露拉,日夜照顾她,帮助她戒毒。
塔露拉找到了在电影院检票的工作,生活回归了正常。
但她再次选择了离开。
当她知道马蒂亚斯一直爱着她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必须要离开了,她不想毁了自己珍藏心底的男孩,不想毁了和他们在一起的美好时光。
尽管万分不舍,塔露拉依然在痛哭之后离开了这个温暖的港湾。
对于一个从小缺爱、缺安全感的女孩,离开一个自己爱的人和自己爱的家庭,是她能够想象出的对他们最好的保护。
05
伊丽莎白一开始想象的生活并不是这样的,但她还是尽全力热爱生活。
她的儿女们爱她、疼惜她,她收留的塔露拉敬重她,她遇到了珍惜她、懂她的雨果。
我喜欢伊丽莎白一家的家族传统,快乐的时候,吃妈妈做的奶油焦糖,听Joe Dassin的歌,大家拥抱在一起跳舞,浪漫又感人。
伊丽莎白离开家时送礼物给儿女,代表着她人生的重新开始,也是这部电影最让人感动的地方。
即使到了四五十岁,伊丽莎白依然有重新开始的勇气,她还保持着优雅,享受爱情,热爱生活。
伊丽莎白送给马蒂亚斯的是自己从离婚之后开始写的日记,她写下了自己对生活的反思,写两个孩子,写塔露拉。这本日记对马蒂亚斯的写作很有帮助。
送给女儿的是生育女神雕像,伊丽莎白在生朱蒂特之前流产过,她觉得是这个雕像保佑她生下了朱蒂特,保佑她渡过了患乳腺癌的痛苦。她把象征着坚强勇敢的雕像送给了朱蒂特,希望女儿能够免受一些苦难。
两个孩子收到礼物时的感情流露让我感动,真实,自然,饱满,流畅,充满了对母亲深深的眷恋。
我喜欢影片像梦一样的结尾。
梦里有小时候的朱蒂特和马蒂亚斯,有塔露拉,有外公,大家一起在草地上用叶子吹旋律,那是一个华灯初上的傍晚,巴黎夜色醉人,抚慰了所有人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