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尝君田文是齐国人,战国时的四位著名公子之一。孟尝君礼贤下士、才智超群,闻名于天下。为了增强政治实力,孟尝君广招各类人才,将家中的财产拿出来厚待宾客,与他们吃一样的饭,不论贵贱,都亲切相待。他在与宾客谈话时,总要让人藏在屏风后作记录,然后他详细询问他们亲属的住处。宾客离去后,孟尝君马上派人去问候其亲属,赠送礼物。所以天下的有志之士纷纷投奔孟尝君,聚集在他门下的食客有时能达数千人。
有一次,两位自称能学狗爬洞、能学鸡叫的人也来投奔孟尝君,许多人不禁掩面失笑,认为这种才能实在是没有什么用处。然而,孟尝君却并没有瞧不起他们,而是像对待其他门客一样,收在门下。门人们因此很有些不服气。
秦昭王听说齐国孟尝君很有才能,就把他请到咸阳,准备用他做丞相。但是有人对秦昭王说:孟尝君是齐国人,他当了秦国丞相,一定是先替齐国打算,那样秦国不就危险了吗?秦昭王觉得有道理,就把孟尝君软禁起来,并准备杀了他。
孟尝君十分着急,托人向秦昭王的爱妃求救。那个妃子传话说:让我救你不难,但你得把你那件银狐皮袍送给我。孟尝君一听犯了难,他的确有一件银狐皮袍,但是刚来秦国的时候,他已经送给秦昭王了。如今,去哪里再弄一件银狐皮袍呢?
这时,那位会学狗爬洞的门客说:不用着急,我有办法。当天夜里,这个门客装狗钻进了王官里,找到藏衣服的地方,把银狐皮袍偷了出来。
孟尝君把银狐皮袍送给昭王的爱妃,她果然去劝说昭王将孟尝君放了。
孟尝君连夜收拾行装,离开咸阳,直奔函谷关。因为他知道:身在秦国,犹如身在虎穴,秦昭王随时可能反悔。当他们一行人来到函谷关时,夜色沉沉,离天亮还早。按照秦国的规矩,每天早晨鸡叫时才能开关放人。孟尝君急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函谷关是秦国的边界,只有出了关,那才是真正脱离了危险,而现在秦兵随时可能追来,怎么办?
正在大家心急如焚地盼天亮时,有个门客忽然学起了鸡叫,他一声接一声,学得那么逼真,引得公鸡纷纷叫了起来。秦国守关的兵士以为公鸡打鸣了,快天亮了,便打开了城门,孟尝君借机逃了出去。等到秦昭王真的后悔了,派兵追赶,孟尝君一行早已不见踪影。
孟尝君的成功,就在于他认识到人的任何才能都是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