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里的春天》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李国文创作的长篇小说,1981年出版,1982年荣获首届茅盾文学奖。
小说以某大型军工动力厂党委书记兼厂长于而龙重返阔别三十多年的故乡石湖为线索,通过他三天两夜的经历、见闻和回忆,浓缩了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建国后17年、“文革”以及粉碎“四人帮”等长达40年的斗争生活。故事着重描写了1937至1947年的游击队生活和“文革”时期的斗争情景,展现了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复杂的人性与社会矛盾。
这部作品是中国最早运用意识流技法创作的长篇小说之一。作者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展开复杂的故事情节,时序颠倒,历史与现实穿插,情节扑朔迷离,跌宕起伏,但主线分明。
小说塑造了众多性格鲜明、丰满生动的人物形象。主人公于而龙是一位坚定的革命者,他的妻子芦花则是一位勇敢的女性形象,而反面人物王纬宇则是一个复杂的角色,其形象在小说中被刻画得入木三分。
这部作品深刻地反映了历史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面性,展现了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经历的艰难曲折以及人们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命运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