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江湖走,哪有不张口。吹牛逼,是一项古今通用、老少皆宜的低门槛休闲娱乐项目。
无论是经常用行为艺术毁人三观的古人,还是在套路上越走越远的现代人。
无论是占领着大小广场,在乡村重金属下疯狂尬舞的大爷大妈,还是行事作风越来越浮夸的小学生。
只要有足够野蛮的想象力、死不要脸的无畏精神,以及不会错过每一个飙戏机会的洞察力,都可以进行吹牛逼表演。
当然,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吹出清新脱俗的牛逼!要达到如此炉火纯青的境界,少了三年五载的修炼是难以实现的!
正所谓——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高手过招,只见影子不见招!
高手吹牛逼。会让人觉得行云流水、收放自如,夺目而不刺眼,吹于无形之中,放于有形之外!
而强行吹牛逼的人,则会让人觉得生硬、拙劣,浮夸中处处透着谜一般的尴尬。
因为吹牛逼水平的高低,往往取决于:经验、天分、以及对各种技巧的掌握程度。
要论现代吹牛逼,有公认的四大天王↓
不知妻美刘强东,普通家庭马化腾。
悔创阿里杰克马,一无所有王健林。
这四位兼具实力和人气的大佬级装逼分子,无论是对吹牛逼技巧的信手拈来,还是对吹牛逼方式的深刻理解,都已经达到了骇人听闻,语惊四座的地步。
比如:马云曾有过两次精妙绝伦的装逼表演。
一次是参加节目《开讲了》面对着装逼界的后起之秀撒贝宁,马云大师有点儿控制不住体内的洪荒之力,便来了一段非常流畅的即兴表演——
1999年到现在为止。我没有一个月拿过工资。我从来没碰过钱,我对钱没兴趣。
不得不说,这吹牛逼吹得相当清新脱俗,与众不同,多一句太过,少一句太寡!
今天,我们就来剖析一下马老师吹牛逼所运用的技巧以及那些不外传的秘诀……
事实上,吹牛逼跟讲故事都是一个道理,区别在于一个平淡无奇,一个精彩纷呈!
那么,如何做到像马老师一样将故事讲得深入心底,透彻心扉↓
1.我是谁?
2.我为什么在这里?
1995年创办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商业信息发布网站“中国黄页”,1998年出任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国富通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1999年创办阿里巴巴,并担任阿里集团CEO、董事局主席。2013年辞去CEO职务,2018年9月10日辞去阿里集团董事局主席!
3.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
“我是高二没念,高一直接参加了高考,考数学的时候,因为分数不算,大家进去以后都是随便打钩随便写,但是自己也非常意外,全填满了结果就得了1分,运气实在太差了”。
马云还幽默的表示,自己数学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是学sin、cos、tan、cot的时候,“我到现在都没搞清楚,这么多年我都没用过,不知道用来干嘛的!那时候把我背的噢,简直是昏倒嘛!”
虽然第一次考试仅仅得了1分,但是马云其实一共参加了三次高考,第二次是在1983年,但是还是再次落榜,不过数学成绩比起上一年还是有了“很大的进步”,提高到了19分。1984年,马云第三次参加高考,这次他的数学成绩终于及格了——89分。最终,凭借着英语的优异成绩考入了杭州师范学院,也为他后来成为一名英语老师奠定了基础。(很励志吧!)
4.愿景故事!
“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句话是马老师初创阿里时候的愿景!
5.在行动中体现价值观!
马云谈到,最初创建阿里时,很多商户觉得是骗子,不放心,他会坐下来跟他们谈谈,并教他们怎么操作……
6.我理解你的故事!
“我知道很多同学最开始跟我一样,以为赚了钱就快乐了,但并不是这样,当你每个月赚一百万两百万的时候你会活得很幸福,但是当你每个月赚十亿二十亿的时候你会活得很痛苦”(此处应有掌声)
当然,说好一个故事,也得内外兼修!
所谓情节跌宕起伏才能引人入胜,马老师深知此功,光辉时刻与失意时刻交相呼应,互为表里,让你听得如痴如醉,心想我现在的失意低谷,就是预示着我即将光辉灿烂!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高人指路,精彩纷呈的人生没了良师益友怎么说得过去呢!
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一定有个优秀的女人。
草创时期的工作是不分日夜的,马云有了什么点子,一通电话,10分钟后就在家开会。马云满嘴的B2B、C2C、搜索、社区之类的专业术语张瑛是听不懂的,但马云他们开会张瑛会很忙。
马云白天开会,张瑛在厨房做饭;马云半夜开会,张瑛在厨房做夜宵,张瑛顶着政委的虚职,干着勤杂工的事。在没有盈利前,每人每月500块薪水,这点钱买菜都不够,家里的“食堂”要保证开伙,加班开会的夜宵品质必须保证。张瑛本来当老师当得好好的,就这样成了一个倒贴伙食费的老妈子了。
煎熬了一年多,张瑛问马云我们现在到底赚了多少钱,马云伸出一根手指头给张瑛看。“1000万?”马云摇头:“1亿?”马云还是摇头,告诉张瑛:“100万。”“这么少?”“每天。现在是一天利润100万,将来,会变成一天纳税100万。”
张瑛,不可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