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到日当天中午的午餐是庞军请客,地点就在吴谢营的农家饭庄。几个月前,庞军同学作为74届的代表参加了大聚会的筹备工作,并担任聚会文艺组召集人和文艺演出的总策划总导演总指挥。庞军在书法、朗诵、歌唱诸方面很有天份和造诣,这似乎是他的家传,他们兄妹三人都成了这次大聚的骨干,当然,这也离不开他们自身的努力。庞军早几天就到了夏官营,地面比较熟,他说在当地最好的农家乐订了两桌,为大家摆酒接风。我们三路人马聚齐之后,一起来到校区外的农家餐厅。
借着上菜的功夫,庞军简单地介绍了聚会筹备过程,讲解了聚会的活动日程和注意事项。蔡雁辉又以书记的身份提出并确定了74届在参加活动时的鼓劲呼号。其一是74出马,一个顶俩;其二是7474,1234。大家敲着节点齐呼了两遍,简洁、押韵、有力,一致通过。只是被邻桌的安卫学弟偷窥了过去,有点担心会被提前剧透。
连续两天的奔波,身体有点小疲乏,未等饭局结束,我就跟马丁打个招呼,悄悄的回宾馆休息了。午睡醒来,听说孟杭病了,已被送至榆中县医院。听从医院回来的大明说,孟杭离京前就有点不适,中午吃饭时被张学武这个“半仙”瞧出了问题,他建议马上送孟杭去医院。经过CT检查,医生判断孟杭的症状应该出现在几天之前,目前已经稳定,只是血压过高,而孟杭自己平时也未太注意自己的血压情况。大家又分别咨询了不同医院的医生,医生们都建议病人暂时不要转院,避免颠簸移动。应先用药物把血压降下来,待血压平稳后再回北京休养治疗。好在孟杭的姐姐这次也来夏官营参加聚会了,家里有个能拿大主意的人。她和邓宁、曲跃进、白诚、马丁、张冀平等轮流排班在医院照顾。
凭空出一这档子事,心里还是有些焦急。我们这届同学都已六十出头,身体或多或少的都有点大小毛病。孟杭的病症,虽说发病在几天前,但在榆中的治疗也还算及时,真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吃过晚饭,匆匆的在大院里走了一圈,政治部、司令部、二号院、一号院、大礼堂、服务社、体育馆、后勤部,再次看看那些曾经十分熟悉的地方。回到宾馆,又和大伙交流一下孟杭的病情,心稍稍安定下来。
回房间认真地看了几遍组委会发放的聚会手册,心里给这次大聚会筹备组的工作打个高分。组织数百名人员的聚会,没请专业的会务公司,仅凭一些兼职的志愿者们就办的井井有条。有自己的公众号,有专门的接送车辆,有丰富的活动内容和细腻的后勤保障,在他们的辛勤努力下,分散在全国各地甚至海外的校友们有序的汇集到夏官营这个小镇,而且还要闹出一个很大的动静。
家居云南的小学妹何虹为每位校友准备的精美的高山茶,一打听才知道她竟还是我们政治部8号楼的邻居,当年的小娃娃如今独自撑起一片事业,后生可畏。吴谢营的农村同学也给聚会送来了自产水果,温情满满。吃着水果,品着茶,读着节目单,期待着明天的狂欢。